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最新章节。
角落里突然传来惊呼:“这麻辣锅居然不呛嗓子!”史国栋快步走过去,耐心解释道:“我们改良了配方,用牛油打底,加了罗汉果和甘草中和辣味,既保留川渝火锅的灵魂,又符合大家的口味。”
说话间,隔壁桌的香港阿婆也凑过来,操着粤语问道:“后生仔,俾我试块羊肉?”
史国栋马上安排,还贴心地为阿婆调配了适合的蘸料。
三天后,天水围店的店长激动地打来电话:“史总!本地人也凑热闹开始来,我们的火锅店排队了!有个阿叔天天带不同朋友来试菜!我怎么觉得他都有加盟意向”电话里,还能隐隐听到店里热闹的人声和欢快的背景音乐。
正当史国栋准备乘胜追击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那天他正在铜锣湾考察新店址,突然听见有人喊:“史先生!史先生!”回头一看,竟是当初趾高气昂拒绝他们的商铺老板龚得金。这位平时油头粉面、西装笔挺的商人,此刻额角冒汗,西装领口都扯开了,领带歪歪斜斜地挂在脖子上。
“史总!我那间旺铺,租金打五折!不,三折!求您来开店!”几个月没租出店铺的龚得金的语气中满是谄媚,和当初的傲慢判若两人。
史国栋忍住笑意,语气淡淡的:“龚老板,您不是说我们的火锅‘破坏香港饮食文化’吗?”
“误会!都是误会!”龚得金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相册里全是自家亲戚吃火锅的照片,照片中的人个个吃得红光满面,“您看我太太,现在天天吵着要吃你们的养生汤锅!如果你们不租我的商铺!我再看看你们的经营,我也加盟一家算了。”他一边翻照片,一边不停地赔笑。
三个月后,史国栋的直营店开到第12家。旺角店门口,霓虹灯牌上“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跟你的想象不一样!”的广告词格外醒目。TVB明星阿Ken在镜头前大快朵颐,一边吃一边竖起大拇指:“这个鱼羊鲜老火锅,鲜到掉眉毛!”广告在各大媒体轮番播放,吸引了无数食客的目光。
加盟洽谈室里,玻璃墙外排起了长龙。戴劳力士的商人、穿旗袍的太太、西装革履的职业经理人,都举着申请表往里挤。阿杰举着喇叭维持秩序,声音都有些沙哑了:“各位!请按预约时间排队!”
角落里,龚得金举着烫金名片往史国栋手里塞,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史总,我想做九龙区总代理!资金、人脉我都有!你劝我把我的商铺入股,加盟成功合资店后,现在的收益比当年的租金翻好几倍呀!”他身后,几个阿婆正举着手机直播,兴奋地对着镜头喊:“姐妹们快看!这就是网上超火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这可是一种很好吃的养生火锅!”
当第70家加盟店签约成功时,史国栋的直营店也达到了30多家,站在维多利亚港的夜色中,手机不断弹出新的合作邀约。海风送来火锅店飘来的香气,混合着这座城市特有的烟火气。谁能想到,当初被人看轻的“内地火锅”,如今竟成了香港街头最火爆的风景。史国栋望着璀璨的夜景,心中充满感慨,所有的努力和坚持,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在香港看是优惠的价格,这让史国栋掘到了比在国内多的多的利润,以大陆人带动香港人,再加上广告轰炸的方式,的确成效显着。
维港的夜风裹着咸涩的海味掠过窗台,史国栋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如银河般璀璨的灯火。此时的他,与初来香港时那个四处碰壁的创业者判若两人。
"史总,龚得金又来电话了。"助理阿May抱着文件走进来,嘴角挂着忍俊不禁的笑意,"说他愿意自掏腰包做湾仔旗舰店的装修,只求能拿下小片区独家代理权。"
史国栋转身,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告诉他,先把当年那句'内地火锅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话'收回去。"话音未落,办公室门突然被撞开,龚得金满头大汗冲了进来,定制西装皱得像咸菜干。
"史先生!都老朋友了,还在生我的气。我错了!"他双手递上烫金合同,额头几乎要贴到桌面,"我把之前那间商铺改成了样板店,所有装修都按您的标准来!"
阿May憋笑着退出去,史国栋看着眼前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商人,想起三个月前对方鼻孔朝天赶他们出门的模样,不禁调侃:"龚老板,风水轮流转得有点快啊?开个玩笑而已,你还当真了!哈哈哈哈哈!"史国栋爽朗的笑了起来。
"快?这简直是坐过山车!我现在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真意的佩服雷呀。"龚得金抹了把汗,用他那不太标准的国语继续说道:"我老婆现在天天带闺蜜去咱们的屯门店打卡,连我八十岁的老豆都迷上了你们的药膳锅底!"
正说着,楼下突然传来阵阵欢呼。史国栋走到窗边,只见第100家加盟店——尖沙咀旗舰店前,舞狮队正踩着鼓点腾挪跳跃。人群中,几个香港阿叔举着手机直播:"家人们快看!这鸳鸯锅左边是重庆牛油麻辣火锅带广式汤锅,右边是我们香港花胶鸡,绝配啊!"
手机适时响起,TVB着名美食主持人打来电话:"史总!下一期《香港味道》想做专题,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史国栋还未回答,又一条消息弹出,某国际餐饮集团抛来合作邀约。
"现在全香港都在说,您创造了餐饮奇迹。"龚得金谄媚地凑过来。
史国栋摇摇头,目光投向远方:"不是我创造奇迹,是这座城市包容万象。记得刚来时,有人说香港人吃不惯麻辣,可现在呢?"他指着窗外排起的长队,"人们排两小时队,就为了尝一口融合了川渝火辣与港式养生火锅。"
夜幕渐深,火锅店里飘出的香气与维港的霓虹交织。史国栋翻开日记本,写下最后一行字:"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只要你懂得,用创新架起文化交融的桥梁。"
窗外,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巨型广告牌,也照亮了香港美食版图上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