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最新章节。
			     舒玉抄起树枝在地上划拉小嘴叭叭的,
 “六百六十六个素包是三千三百三十文,寿桃九千九百九十文。大寿馍一千文,小寿字馍三千三百文。总共十七两六百二十文,您是第一个定我家花馍的,且量大从优给您打了折扣,省了一千三百二十文呢!”
 钱师父烟袋锅惊掉了都忘了捡。罗管家盯着地上鬼画符似的标记,突然抚掌大笑:
 “好个机灵丫头!哎呀呀~集上的人都说你家有个小掌柜,今日算是见识到了。不过老夫要讨个吉利数——十八两整!”
 “啊?”
 舒玉懵得眼睛瞪成铜铃,第一次见反向砍价的,
 “还带往上涨价的?”
 老管家笑着弯腰附耳:
 “反正是公中出账,事情办得漂亮老夫脸上才有光。”
 说着冲灶棚努努嘴,
 “让你爹写契书吧,定金先给十两。”
 舒玉恍然大悟,她拍着胸脯保证道:
 “您放心,我们一定把馍馍和包子做得漂漂亮亮的,保准让您脸上有光!”
 说完,她扭头喊道:
 “阿爹,出来写字据!”
 杨大江握着笔的手有些打颤,站在桌边稳了稳心神。倒是舒玉扒着桌沿指挥:
 “写清楚要三尺长的鎏金寿字馍,嵌六十六颗枣......”
 罗管家前脚刚走,刘秀芝就抱着舒玉转了三圈:
 “哎呦我的小财神!让婶婶香一个!这脑子怎么长得,转这么快!”
 亲得小丫头满脸胭脂印。
 颜氏数着银锭子直念佛:
 “阿弥陀佛,顶上咱家半年收成了!”
 舒玉挣脱不得,只能大声喊道:
 “抱了我得换干净罩衣啊!阿奶,摸了银子得重新洗手呀!”
 杨老爹出了灶棚蹲在檐下闷头抽烟,烟锅里的火光忽明忽暗。舒玉做成了大单,心里快乐得直冒泡泡。她蹦蹦跳跳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阿爷吃糖!”
 舒玉蹦跳着跑来,手心里躺着块麦芽糖,
 “罗管家给的!”
 老人就着孙女的手咬糖,浑浊的老眼泛起水光。
 “阿爷?”
 舒玉歪头瞅他,
 “糖粘牙了?”
 “甜,甜得很。”
 杨老爹抹了把脸,突然抄起烟杆往西厢去,好似在逃避着什么
 “我歇歇老腰,你们忙吧。”
 舒玉有些不明白为什么阿爷突然不开心了,转头发现元娘抱着妹妹出来了,舒婷正冲她吐泡泡。小婴儿肉手拍着拨浪鼓,黑葡萄似的眼珠亮得惊人,仿佛在说:姐,咱家要发达啦!
 此刻灶棚里,刘秀芝正对着新买的铜秤发愁:
 “六百六十六个寿桃,得用多少斤面啊?”
 “按每个二两算,要八十三斤二两。”
 舒玉顺口接道,
 “不过怕不够,预备九十斤准没错!” (此处按一斤16两计算)
 满屋人齐刷刷扭头,活像见了会算账的田螺姑娘。杨大江突然抱起闺女抛高高:
 “老杨家祖坟冒青烟啦!”
 舒婷在元娘怀里里急得直蹬腿:(我的姐姐呀,你好歹演一演呀!)奈何发出的全是“咿呀”婴语。暮色渐沉时,杨大江拿出了给舒玉做的小弓箭,舒玉欢呼着扑过去,没留意身后杨老爹独自一人来到了后院的老槐树下。他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掏出烟锅,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有些迷离,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过了许久,他将烟锅在鞋底磕了磕,站起身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该来的总会来,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说完,他迈着坚定的步伐,朝地窖走去。
 供桌上,杨氏先祖牌位被擦得锃亮。最上方那个无字灵牌,在香火中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