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奉天1931:兵王逆旅》最新章节。
忽然,他的目光落在街对面的“广和木匠铺”上。铺内亮着灯,一个木匠正在刨木,刨花在灯光下飞舞,落在湿漉漉的地面上,迅即被雨水浸透。陈峰眼睛一亮——木匠铺后墙,紧挨着北大营西围墙。
“有办法了。”陈峰转身看向老烟枪,“你可知北大营西围墙那边,夜间可有岗哨?”
老烟枪思忖片刻,道:“西围墙那边是片荒地,平日少有人至,岗哨比正门少,似乎只有两个,都是赵山河连里的老兵——上次与拉货的马车夫闲聊,他说夜间十二点后,岗哨会换班,换班时约有三分钟空隙。”
“三分钟足够。”陈峰点头,心中已有计划,“帮我准备两样东西:一件黑色短褂,一把木工用的凿子,再画张北大营西围墙附近地形图,标出岗哨位置。”
老烟枪望着陈峰,眼中满是忧虑:“你真要从西边翻墙?那围墙有两米多高,上头还有铁丝网,万一失手怎么办?纵使你进去了,北大营那么大,如何找到赵山河的连队?”
“我自有办法。”陈峰拍拍老烟枪的肩膀,“放心,我在部队练过攀爬,两米多的墙不算什么。至于找赵山河,他的连队驻在北大营西北角营房,我只需摸到西北角,必能找到他——别忘了,我手上有他给的‘士兵通行证’,虽是假的,但夜色昏暗,应能蒙混过关。”
那是半月前赵山河偷偷给陈峰的假通行证,上书“第7旅某连士兵李铁柱”,照片是陈峰的,盖着赵山河连队的公章——当时赵山河说“万一你有急事需进北大营,此物或可挡些麻烦”,不想今日果真派上用场。
老烟枪还想劝阻,可见陈峰眼神坚定,终是叹气道:“行,我这就去准备。你等着,一个时辰内回来。”
老烟枪离去后,陈峰将桌上包子吃完,又喝了半壶热水,随即开始检查装备——他将“撸子”别在腰后,用衣摆盖住,笔记本揣入怀中贴身收藏。还向客栈老板借了块肥皂,切成小块装入衣袋——现代特种作战中,肥皂可润滑铁丝网,减少攀爬时的声响。
晚十一时半,老烟枪返回。他带来一件黑色短褂、一把磨得锃亮的木工凿子,还有一张毛笔画成的地形图,上用红笔标出岗哨位置与换班路线。
“岗哨名字我也问来了,一个叫王二柱,一个叫李大海,都是赵山河连里的老兵,为人仗义,就是有些怕事。”老烟枪将东西递给陈峰,又从怀中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几个煮鸡蛋,“拿着垫垫肚子,进去后未必有吃的。”
陈峰接过布包,心头涌起暖意。在这乱世之中,老烟枪这般底层百姓,无惊天动地之能,却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心中的家国大义。
“多谢。”陈峰换上黑色短褂,将地形图折好塞入鞋底——那里最不易被搜到。
“务必小心。”老烟枪送陈峰至客栈门口,雨势已小,化作绵绵雨丝,“若遇险情,就往木匠铺跑,我会在那里接应。”
陈峰点头,未再多言,转身没入雨帘之中。
从同和客栈至北大营西围墙,需穿过三条小巷,约二里路程。陈峰步履迅捷却轻盈,脚步落在青石板路上,几乎悄无声息——这是现代特种部队的“潜行步伐”,能最大限度减少动静。
巷中寂静,唯有偶尔传来的犬吠,及远处日军岗楼中的咳嗽声。陈峰贴墙而行,目光警惕扫视四周,双耳仔细捕捉一切声响——他知日军巡逻队可能随时出现,必须保持最高警觉。
行至第三条巷尾,便是“广和木匠铺”。铺内灯火已灭,唯门缝中透出微光。陈峰绕至铺后,果见一道两米余高的青砖围墙,墙顶缠绕着铁丝网,在朦胧月光下泛着冷光。
他瞥了眼手表,十一时五十分,距岗哨换班尚有十分钟。
陈峰蹲在墙角阴影中,从袋中取出肥皂,用刀切成细条,而后缓缓靠近围墙。他先仔细观察铁丝网结构,发现是最简单的刺铁丝,并未通电——这个时代的局限,日军尚未在北大营围墙安装电网。
他将肥皂条涂抹于铁丝网上,尽量覆盖所有尖刺,而后退后几步,活动手腕脚踝。现代特种部队攀爬训练中,这种两米多高的围墙,他最快十秒内便能翻越。现下虽无专业攀爬装备,半分钟内应能完成。
十一时五十八分,远处传来岗哨换班的脚步声。
陈峰屏息凝神,目光紧盯围墙那端的岗哨位置。他能听见两个士兵的交谈声,一个粗哑,一个尖细,应就是老烟枪所说的王二柱与李大海。
“妈的,这鬼天气,雨下了三天还不停。”粗哑声音道,应是王二柱。
“别抱怨了,赶紧换班,我还等着回去睡觉呢。”尖细声音接话,是李大海。
“你说咱们天天这么站岗,到底图个啥?日军天天在外头演习,营长却不让备战,真打起来,咱们手里的枪能顶用吗?”王二柱语气中满是怨愤。
“别瞎说!小心被‘观察员’听见,革你的职!”李大海急忙制止。
恰在此时,换班的脚步声渐远——岗哨换班的空隙到了。
陈峰抓住时机,猛地冲向围墙。他双手抓住墙顶砖缝,用力一撑,身体瞬间腾空,双脚蹬墙快速上攀。涂了肥皂的铁丝网未刮到衣物,仅用二十五秒,他便翻至围墙另一侧,稳稳落地。
落地的刹那,他迅速蹲下身,隐于墙角阴影中,仔细聆听四周动静。北大营内一片寂静,唯有远处营房传来的士兵鼾声,及风吹树梢的沙沙作响。
他从鞋底抽出地形图,借微弱月光查看——西北角营房约在五百米外,中间需经过一片菜地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