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居家安全:完成改造的 200 户老人,“居家安全事故率” 从之前的 30% 下降到 12%,下降了 60%,没有发生一起因 “滑倒、摔倒” 导致的事故;
数字能力:80% 的老人能独立使用手机完成 “缴水电费、视频通话”,50% 的老人能 “预约挂号”,“数字鸿沟” 问题明显改善;
医疗保障:共为 1200 余名老人建立了 “健康档案”,上门体检 4800 余人次,开通 “绿色就诊通道” 32 次,老人的 “就医满意度” 达 95%;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助餐服务:助餐点每天服务老人 150 余人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 3600 余次,85% 的老人表示 “现在吃饭更方便、更营养”。
在街道组织的 “老人满意度调查” 中,80% 的老人说 “现在养老更安心了”,90% 的老人说 “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住在张家村的陈爷爷,在调查问卷上写道:“以前觉得老了没人管,现在家里有扶手,能自己洗澡;会用手机跟孙子视频,能自己缴水电费;生病有人上门,每天还有热饭吃 —— 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太幸福了!”
不久后,县长唐尧来到夔北街道,调研适老服务工作。他首先来到张奶奶家,看到卫生间的扶手、床头的紧急呼叫器,又听张奶奶说 “能自己用手机缴水电费、跟孙子视频”,笑着说:“秋水,你们做得好!养老服务不是‘走过场’,是要真正解决老人的难题,让老人有尊严、有温暖。”
随后,唐尧又参观了和平社区的 “银龄数字课堂” 和助餐点。在数字课堂,他看到小王老师正在教老人预约挂号,老人们听得认真,不时提问;在助餐点,他看到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热乎的饭菜,聊着天,脸上满是笑容。
“秋水,你把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升级到‘品质关怀’,这才是‘老有所养’的样子。” 唐尧对季秋水说,“现在很多地方的养老服务,只停留在‘理发、量血压’,却忽视了老人的安全需求、数字需求、医疗需求。你们的‘三大工程’,精准对接了老人的需求,值得在全县推广!”
唐尧还强调:“养老是民生大事,要坚持‘以老人为中心’,把老人的‘不方便’变成‘方便’,把‘不放心’变成‘放心’。要让每个老人都能安享晚年,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五、老人的 “贴心人”:最珍贵的认可
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街道办办公楼的玻璃窗,在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季秋水刚写完《适老服务阶段性总结》,就听见办公室门口传来 “笃笃笃” 的拐杖声 —— 那声音缓慢却坚定,她抬头一看,只见张奶奶拄着棕色的木质拐杖,左手提着一个深蓝色的布包,正一步一步地挪进门来。
张奶奶的头发比半年前整齐了些,梳成一个一丝不苟的发髻,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棉袄,袖口却缝着一圈新的蓝色布料 —— 那是社区志愿者上次帮她缝补的。她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难掩眼里的期待,看到季秋水,连忙停下脚步,喘了口气说:“季书记,没打扰你工作吧?我…… 我给你带了点东西。”
季秋水连忙起身,快步走到门口,扶住张奶奶的胳膊:“奶奶,您怎么来了?快坐,我给您倒杯热水。” 她扶着张奶奶坐在沙发上,又拿来一个靠垫,垫在张奶奶的腰后,“您腰不好,坐着能舒服点。”
张奶奶笑着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布包放在腿上,双手捧着布包,像是捧着什么稀世珍宝。她的手指有些粗糙,关节因为常年劳作而变形,却灵活地解开了布包上的蓝布条 —— 那布条绕了一圈又一圈,显然是精心系上的。
布包打开的瞬间,一双黑色的手工布鞋露了出来 —— 鞋面上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细密的针脚,鞋底是用多层棉布纳成的,摸上去厚实又柔软,鞋头微微上翘,看起来就很合脚。“季书记,这是我亲手做的,你平时走得多,下乡、走访,穿着软和,不磨脚。” 张奶奶拿起一只布鞋,递到季秋水面前,语气里带着几分忐忑,“我眼神不好,针脚可能有点歪,你别嫌弃。”
季秋水接过布鞋,指尖触到细密的针脚,心里瞬间涌上一股暖流。她仔细看着布鞋,发现鞋帮内侧绣着一个小小的 “季” 字,针脚虽然不工整,却透着满满的心意。“奶奶,这布鞋太好看了,您花了不少心思吧?”
“也没花多久,晚上没事就纳鞋底,缝鞋帮,前后做了一个月。” 张奶奶的脸上露出一丝羞涩,“以前我腿不好,家里又没扶手,连坐在缝纫机前做针线活都难;现在家里装了扶手,我能稳稳地坐在桌边,晚上就借着台灯的光做鞋。有时候做着做着,就想起你第一次来我家的样子 —— 你蹲在卫生间门口,问我‘奶奶,您洗澡怎么扶啊’,那时候我就想,这书记是真把我们老人的难处放在心上了。”
说到这里,张奶奶的声音有些哽咽,她拉过季秋水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袖传过来:“季书记,你不知道,以前我洗澡要扶着塑料凳子,凳子滑,上次差点摔在卫生间里,我坐在地上哭,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现在有了扶手,我能自己洗澡,洗完还能把换下来的衣服洗了,不用等社区干部帮忙。以前我不会用手机缴水电费,催缴单贴在门上,我看着就着急;现在我能自己在手机上缴费,还能跟外地的孙女视频,孙女说‘奶奶,你真棒,还会用微信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还有助餐点的饭,每天两荤一素,软烂得很,我牙不好也能吃,不用自己开火,每天去助餐点还能跟老姐妹们聊聊天,日子比以前舒心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季秋水看着张奶奶眼里的泪光,想起半年前第一次走访时的场景 —— 那时的张奶奶,眼神里满是落寞,说起生活的难处时,声音里带着绝望;而现在的她,眼里有了光,说起生活的变化时,语气里满是喜悦。这些变化,看似是 “装扶手、教用手机、设助餐点” 这样的小事,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老人的生活,让她重新找回了尊严与快乐。
“奶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季秋水的声音也有些沙哑,“您和其他老人过得舒心,我们的工作就没白做。”
张奶奶摇摇头,固执地说:“不是应该的,是你们用心了。以前也有人来问过我们的难处,可问完就没下文了;你们不一样,不仅问了,还真的帮我们解决了。我这双布鞋,不值什么钱,可这是我的心意,谢谢你,季书记,你真是我们老人的‘贴心人’。”
季秋水把布鞋放在办公桌的正中央 —— 那里原本放着《适老服务总结》,现在,布鞋放在总结上面,黑色的鞋面与白色的纸张形成鲜明的对比,却显得格外和谐。她拿起笔,在总结的末尾补充写道:“所谓‘适老’,藏在卫生间扶手 85 厘米的高度里(刚好够张奶奶抓握)、藏在小王老师写满大号字体的图文教程里、藏在助餐点每天熬得软烂的冬瓜排骨汤里 —— 养老从来不是‘吃饱穿暖’这么简单,是让老人能独立洗澡而不害怕,能自己缴水电费而不焦虑,能跟亲人视频而不孤单,是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感受到被需要、被关爱。一个扶手,撑起的是老人的安全;一堂数字课,打开的是老人与世界的连接;一顿热饭,温暖的是老人的晚年。只有把这些‘小事’当成‘大事’来做,才能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不再是口号,而是每个老人都能触摸到的幸福。”
写完后,季秋水抬起头,看到张奶奶正看着办公桌上的布鞋,嘴角带着微笑。窗外的阳光洒在布鞋上,给黑色的鞋面镀上了一层金边,细密的针脚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像是在诉说着一位老人对温暖的感恩,也诉说着一群基层干部对民生的坚守。
“奶奶,这双布鞋我会好好珍藏,它是我们适老服务最珍贵的‘成绩单’。” 季秋水说。
张奶奶笑着点点头,起身准备离开:“那我不打扰你工作了,我还要去助餐点吃饭,晚了就没位置了。”
季秋水连忙扶着张奶奶,送她到楼下:“奶奶,路上慢走,有任何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
张奶奶回头挥挥手:“知道了,季书记,你也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看着张奶奶拄着拐杖,慢慢走向助餐点的背影,季秋水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适老服务的路还很长 —— 还有老人希望有 “老年活动室”,能下棋、唱歌;还有老人希望有 “邻里互助”,能互相照应;还有老人希望有 “智慧养老设备”,能实时监测身体状况。这些需求,她都会一一记在心里,一步一步地去实现。
因为她坚信,每一位老人都值得被温柔对待,每一份养老服务都应该充满温度。夔北街道的养老服务,会像张奶奶纳的布鞋一样,用细密的心意,为老人们编织一个温暖、安全、有尊严的晚年,让他们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里,也能感受到阳光与幸福。
回到办公室,季秋水看着桌上的布鞋,又看了看窗外的阳光,拿起手机,拨通了社区服务站的电话:“小李,明天我们去看看老年活动室的选址,争取下个月就能开工;另外,把‘邻里互助’的方案再完善一下,下周组织老人开个座谈会,听听他们的想法。”
电话那头传来小李的声音:“好的,季书记,我们马上就办!”
放下电话,季秋水拿起那只绣着 “季” 字的布鞋,轻轻抚摸着鞋面,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夔北街道的每一位老人,都能像张奶奶一样,过上有尊严、有温暖、有幸福的生活,这是她作为基层干部的责任,也是她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