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最新章节。
			     黎明新纪元的第十年,人类文明已从废土重建迈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黎明新城扩建为覆盖原华北平原的超级都市,钢铁骨架般的摩天楼刺破云层,磁悬浮列车在城市间穿梭如织,绿髓能源驱动的工厂有序运转,空气中弥漫着草木与科技交融的清新气息。全球人口突破十亿,昔日的废土据点尽数发展为现代化城邦,通过覆盖全球的量子通讯网络紧密相连,人类文明的火种在历经劫难后,绽放出比以往更璀璨的光芒。
 林墨的办公室位于黎明塔顶层,这座高达千米的建筑是联盟的权力中枢,落地窗外,是无边无际的城市天际线与远方郁郁葱葱的森林。他手中摩挲着一份泛黄的文件,那是星尘科技遗留的“深空探索计划”手稿,纸页边缘早已磨损,但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当地球生态恢复,人类的脚步必须迈向星海,那里藏着文明延续的终极答案。”
 “林理事长,陈博士和苏博士的量子通讯请求。”智能助手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全息投影瞬间在办公桌中央亮起,陈博士和苏晚晴的身影清晰浮现,两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林理事长,我们有重大发现!”陈博士率先开口,指尖滑动,一份三维蓝图在投影中展开,图纸上的结构宏伟而精密,由地面延伸至近地轨道,宛如一根连接天地的银色巨柱,“这是从星尘科技南极研究站的深层数据库中破解的‘太空电梯’完整蓝图!星尘科技在末日爆发前,已完成核心技术研发,只差最后施工阶段!”
 苏晚晴补充道:“根据蓝图标注,太空电梯的地面基座选址在赤道附近的‘望天崖’,那里地质结构稳定,磁场干扰最小;电梯轿厢采用碳纳米管与绿髓晶体复合材质,能抵御宇宙辐射和极端温差;动力系统以绿髓能量为核心,效率是旧时代化学燃料的百倍以上,往返地轨仅需两小时!”
 林墨的目光紧紧锁定蓝图,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太空电梯,这个旧时代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概念,如今竟触手可及。它不仅能彻底改变人类的航天模式,将进入太空的成本降低90%,更意味着人类文明将正式迈出“行星文明”的桎梏,迈向更广阔的星海。“蓝图的完整性和可行性如何?”他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期待。
 “我们组织了全球顶尖的工程师团队,用了三个月时间反复论证。”陈博士的语气无比坚定,“蓝图完整度100%,核心技术与我们当前的绿髓能源体系完美兼容。绿髓的高能量密度和稳定性,恰好能解决太空电梯的动力和结构强度难题。只要集中全球资源,预计五年内就能建成!”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发现。”苏晚晴的身影凑近投影,调出另一份数据报告,“星尘科技的数据库显示,他们在月球背面建立了一座‘广寒基地’,用于研究宇宙射线与绿髓的相互作用。末日爆发时,基地处于封闭休眠状态,根据最新的月球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基地的能源核心仍在微弱运转,大概率保存着完整的研究资料和……疑似外星文明的样本!”
 “外星文明样本?”林墨猛地坐直身体,眼中闪过一丝震惊。这个消息太过重磅,足以颠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是的。”苏晚晴点头,投影切换为月球背面的卫星图像,画面中,一座半埋在月壤中的银色建筑隐约可见,“根据星尘科技的加密日志,他们在三十年前的一次月球探测中,在南极-艾托肯盆地发现了一块疑似外星飞船的残骸,从中提取了部分生物样本和能量核心,带回广寒基地进行研究。这些样本的基因结构与地球生命完全不同,更接近硅基与碳基的混合体。”
 陈博士补充道:“如果能获取这些样本和研究资料,不仅能解开硅基生命失控的终极谜团——或许它们并非地球原生,而是来自外星——更能让我们的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星际航行和外星探索奠定基础。”
 林墨沉默片刻,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太空电梯的建造和月球基地的探索,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宏大的工程,需要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过程中必然会面临无数未知的风险。但他深知,文明的进步从不源于固步自封,唯有勇敢迈出第一步,才能在浩瀚宇宙中找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立刻召开全球理事会紧急会议。”林墨做出决定,语气斩钉截铁,“我要向所有城邦首领公布这两个计划,启动‘星海启航’工程,集中全球资源,同时推进太空电梯建造和月球基地探索!”
 三天后,全球理事会会议在黎明塔的全球会议厅召开。来自五大洲的百余名城邦首领通过全息投影齐聚一堂,当林墨展示太空电梯蓝图和月球基地的消息时,整个会议厅瞬间沸腾。
 “这太疯狂了!五年内建成太空电梯?我们的工业能力能支撑吗?”来自欧洲“莱茵城邦”的首领提出质疑。
 铁山立刻回应:“铁锈城邦的重工业基地已全面升级,能批量生产碳纳米管和绿髓复合材料;我们还修复了旧时代的大型造船厂和精密机械厂,足以满足电梯结构件的制造需求。只要各个城邦协同配合,工业产能完全不是问题。”
 绿萝补充道:“绿藤聚落已培育出适应赤道气候的超级工程植物,能快速稳固望天崖的地质结构,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同时,我们培育的‘太空苔藓’能在宇宙环境中生长,可用于电梯轿厢的辐射防护和生态循环。”
 来自非洲“撒哈拉新城”的守护者首领,也就是当年赠送羊皮卷的老者的后裔,起身说道:“根据羊皮卷的记载,‘天地相连’是人类文明进阶的必经之路。我们撒哈拉新城愿意全力支持,提供一半的绿髓产量,保障工程能源供应。”
 绿羽部落的首领也通过投影说道:“亚马逊雨林的矿产资源丰富,我们可以开采足够的稀有金属,用于太空电梯的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
 会议持续了两天,最终全票通过了“星海启航”工程计划。联盟成立了“星海理事会”,由林墨担任理事长,统筹工程全局;陈博士和苏晚晴负责技术研发;铁山和老郑负责工业生产和工程建造;绿萝负责生态保障和地质稳定;巴图负责安全保卫和人员训练。
 工程启动的消息传遍全球,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无数年轻人踊跃报名参加工程建设和宇航员选拔,科学家们投身于技术攻关,工厂里机器轰鸣昼夜不停,全球上下形成了一股万众一心、迈向星海的磅礴力量。
 望天崖的施工现场,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这里原本是赤道附近的一处悬崖峭壁,如今已被改造成巨大的施工基地。数十万工人和工程师在此忙碌,巨型起重机将数百吨重的碳纳米管构件吊起,绿髓能量驱动的盾构机在山体中挖掘地基隧道,空中的运输飞艇往来穿梭,将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现场。
 林墨每月都会前往望天崖视察,看着太空电梯的地基一点点成型,心中充满了感慨。这天,他正在查看地基浇筑情况,苏晚晴匆匆走来,手中拿着一份检测报告:“林理事长,我们在地基深处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溶洞,溶洞内有大量的天然绿髓晶体,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能量核心!”
 林墨跟着苏晚晴来到溶洞入口,乘坐升降梯下到百米深的溶洞底部。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叹:整个溶洞的墙壁上布满了晶莹剔透的绿髓晶体,中央矗立着一根直径十米的绿髓矿柱,散发着柔和的绿色光芒,能量波动稳定而强大。
 “这个天然绿髓核心的能量输出,相当于十个大型绿髓发电站!”苏晚晴兴奋地说道,“我们可以将它与太空电梯的动力系统连接,不仅能为电梯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还能稳定电梯的运行,抵御台风、地磁暴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这简直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
 林墨抚摸着冰凉的绿髓晶体,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他想起了羊皮卷和《雨林秘典》中的记载,仿佛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指引着人类迈向星海。“太好了!立刻调整工程方案,将这个绿髓核心纳入电梯动力系统,同时加强溶洞的保护,不能破坏这个天然的能量枢纽。”
 与此同时,月球探测器的探测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探测器成功穿透了广寒基地的休眠防护罩,传回了基地内部的清晰图像。基地内部保存完好,实验室、能源室、生活区一应俱全,在核心实验室的密封舱内,果然发现了疑似外星生物样本的容器和大量的研究数据存储设备。
 “探测器检测到基地的能源核心是一块巨大的绿髓晶体,目前能量剩余30%,足够支撑基地重新启动。”陈博士向林墨汇报,“我们已经选拔出了第一支月球探索队,由十名顶尖宇航员组成,预计在太空电梯的地轨空间站建成后,乘坐飞船前往月球。”
 林墨看着屏幕上的广寒基地图像,眼神坚定:“一定要确保探索队的安全,优先获取研究数据和生物样本,同时仔细检查基地的运行状态。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将广寒基地修复,作为人类的第一个月球前哨站。”
 时间飞逝,三年时间转瞬即逝。望天崖的太空电梯已初具雏形,地面基座高达两百米,宛如一座巨大的银色堡垒;从基座延伸出的碳纳米管缆绳,直插云霄,消失在大气层中;地轨空间站也已完成主体建造,像一颗银色的明珠,在近地轨道上缓缓运行。
 这三年里,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解决了碳纳米管缆绳的高空稳定性问题,研发出了能抵御宇宙辐射的绿髓防护盾,完善了太空电梯的紧急制动和逃生系统,同时,月球探索队的训练也已完成,随时准备出发。
 就在太空电梯即将进行首次载人测试的前一天,苏晚晴突然带来了一个紧急消息:“林理事长,广寒基地的能源核心出现异常波动,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显示,基地内部的温度和能量输出正在快速上升,疑似……有未知生物活动的迹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墨心中一紧:“会不会是外星样本苏醒了?”
 “不排除这种可能。”苏晚晴的脸色凝重,“我们分析了波动曲线,与当年红砂矿脉晶化核心的活跃曲线有相似之处,但又存在明显差异。如果真的是外星样本苏醒,很可能会对基地造成破坏,甚至影响我们的探索计划。”
 林墨立刻召集星海理事会紧急会议。“情况紧急,我们必须提前启动月球探索任务。”他果断说道,“让探索队乘坐临时改装的运输飞船,尽快前往广寒基地,查明能量波动的原因,保护好研究样本和数据。同时,太空电梯的首次载人测试推迟一周,优先保障月球任务的顺利进行。”
 会议结束后,月球探索队立刻进入待命状态。这支由十名宇航员组成的队伍,每个人都经过了严苛的训练,精通航天技术、格斗、应急处理等多项技能,队长是来自黎明新城的顶尖宇航员——李昊,他曾参与过多次极地科考和危险任务,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