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最新章节。
周文山毛遂自荐,县太爷考校了他的学问后十分满意,当即聘他为主笔,酬劳丰厚。更巧的是,县太爷竟是当年与周文山同场应试的旧识,对他的才学本就赏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此,周文山时来运转。他主编的县志深受好评,县太爷保举他做了县学教谕。第二年恰逢乡试,周文山本已无心功名,县太爷却极力鼓励他应试,还赠他盘缠。
更奇的是,考试前夜,周文山梦见黄皮子衔来一支蘸满朱砂的笔。醒来后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果然高中举人。
捷报传来,靠山屯都轰动了。周家顿时门庭若市,连多年不走动的亲戚都上门道贺。周文山不忘本分,仍旧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对乡邻谦和有礼,不时周济贫苦人家。
县太爷任期届满升迁离去,临行前又举荐周文山接任县丞一职。至此,周文山真是官运亨通,家道兴旺,盖起了青砖大瓦房,雇了丫鬟仆人,成了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周嫂子如今穿戴光鲜,却总心里不踏实,常对丈夫说:“当家的,咱们如今这一切,全赖黄大仙保佑。我总担心福气来得太猛,不是好事。”
周文山不以为然:“我既未贪得无厌,也未为富不仁,更未泄露天机,怕什么?”
然而人心不足,周文山虽牢记三点约束,却不知不觉起了更大的念头。这日他与同僚饮酒,席间听说朝廷将要开恩科选拔人才,心中不由一动:若是能中进士,入朝为官,岂不更能光耀门楣?
当晚回家,他竟在院中焚香,悄悄呼唤黄皮子。
黄皮子应声而至,周文山吞吞吐吐说出想中进士的愿望。黄皮子闻言面露难色:“恩公,你命中只有举人之份,进士之位强求不得。况且近日我感应到天劫将至,需闭关修炼,恐怕不能再帮你了。”
周文山再三恳求:“只求仙家再助这一次,此后绝不再劳烦仙家。”
黄皮子犹豫良久,终于叹道:“也罢,报恩报到底。但我需提醒恩公,这是最后一次,成与不成,皆看天意。而且此次干预过甚,必遭反噬,恩公要好自为之。”
次日朝中果然传来消息,皇上决定开恩科取士。周文山拜别妻儿,赴京赶考。一路上出奇顺利,恰逢有官船北上,捎带了他一程,省去许多盘缠舟车劳顿。
考试当天,周文山自觉发挥极佳。然而放榜之日,却遍寻不见自己名字。正失魂落魄时,忽有吏部官员前来,说皇上特旨增补名额,周文山名列其中!
原来主考官阅卷时,将周文山的卷子遗漏了。复查时发现此文采斐然却未上榜,深感惋惜,便奏请皇上特批增补。
周文山喜极而泣,恍惚间似乎看见一只黄皮子在远处人丛中向他点头,随即消失不见。
周文山高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留京任职。消息传回家乡,周家更是门庭若市,连知府大人都亲自登门道贺。周嫂子却夜夜难眠,总做噩梦,梦见黄皮子浑身是血向她求救。
果然,周文山在京为官不过半年,就因卷入朝堂党争遭人弹劾。皇上震怒,下令革职查办。幸好查明他确实无辜,只是受人牵连,这才免去牢狱之灾,但仍被削职为民。
寒冬腊月,周文山凄凉返乡。走到当年遇见黄皮子的老林子时,忽然狂风大作,雪片纷飞中,只见那只黄皮子踉跄跑来,身上血迹斑斑,身后雷声隆隆。
“恩公快走!”黄皮子尖声道,“我因逆天改命遭了天劫,今日恐怕在劫难逃。只求恩公日后多行善事,莫要辜负我一番苦心!”
说罢,一道闪电劈下,正中黄皮子。周文山吓得魂飞魄散,昏死过去。
醒来时已在家中,周嫂子守在床边垂泪。原来是被猎人发现抬回来的。周文山大病一场,几乎丧命。病愈后,他仿佛换了个人,不再追求功名利禄,重操旧业办起私塾,专心教书育人。
奇怪的是,虽然他不再有黄皮子相助,私塾却越办越红火,培养出不少人才。周家虽无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平安顺遂。
多年后,周文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翁。这日傍晚,他正在院中纳凉,忽见一只黄皮子带着几只小黄皮子远远走来,到院门口竟人立而起,向他作了三个揖。
周文山会心一笑,知道这是当年的黄皮子渡劫成功,修炼成仙,特来道别。他拱手还礼,目送它们消失在暮色中。
此后,周家世代流传着“与仙结缘,知足常乐”的家训。而靠山屯的老人们茶余饭后,仍会说起那个关于黄大仙报恩改命的故事,最后总不忘叮嘱儿孙:
“这世上啊,得失有命,强求不得。就算遇上仙缘,也要知足知止,不然啊,再大的福分也接不住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