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选调生的宦海生涯》最新章节。
接下任务后,我没有立即动手写方案,而是先做了三件事:
一是调阅了近几年全镇的农业统计报表,重点看了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和波动规律;
二是悄悄向农技站的老王打听了一下以往推广新品种失败的原因;
三是特意找了几个熟悉的村干部,闲聊中探了探他们对新养殖项目的看法。
这一摸底,让我心里有了底。大山镇养殖业以生猪和土鸡为主,但规模小、技术落后,效益确实不高。以往推广失败,多是因盲目跟风、技术跟不上、销路没保障。村民们最担心的是“投了钱打水漂”。
摸清这些情况后,我才开始着手方案设计。考虑到当前的市场情况和本地实际,我选择了推广“三黄鸡”养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品种在周边县市已经有成功先例,肉质鲜美,市场需求稳定,而且比土鸡长得快、产蛋多,技术门槛也相对适中。
我熬了几个晚上,写成了一份《关于在大山镇试点推广三黄鸡养殖的可行性报告》。报告不仅分析了市场前景和效益,还重点设计了“五统一”的推广模式: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最大限度降低农户风险。我还特意附了一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
报告呈送给胡镇长,他戴着眼镜仔细看了半晌,抬起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不错!林涛,果然有水平!思路清晰,分析到位,很有见地!特别是这个‘五统一’的模式,考虑得很周全。我看这个项目很有搞头!我先去和张书记汇报一下,如果书记拍板了。你就尽快选个试点村,先搞起来,做出样板,效果好再全面推开!”
张书记听了汇报后,没有反对,只是叮嘱要稳妥推进,尊重农民意愿。
得到肯定,我信心倍增。兴冲冲地去找老钱商量试点村的选择。
老钱抽着烟,沉吟道:“试点村...马蹄村怎么样?那边山林多,农户也有散养土鸡的习惯。”
马蹄村?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次普查时徒步四个多小时才到达的偏远景象。心里有些打鼓,那么远,管理起来不方便。
我想了想:“钱主任,马蹄村太远了,交通不便,技术指导、物资运输都困难。我看厚坝村就不错,离镇上近,村民也有一定养殖基础,接受新事物可能快些。”
老钱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最后只是点点头:“你是具体负责人,你定吧。不过,厚坝村的情况……你也知道,村民想法多,工作要做得细一点。”
我满口答应,心里却觉得老钱太过谨慎。厚坝村我再熟悉不过,普查时跟村里的干部和不少村民都打过交道,自觉关系处得不错。只要我把道理讲清楚,把实惠摆明白,他们还能不支持?
我立即着手准备。先是联系了马壮,打听三黄鸡鸡苗的供应渠道。又精心准备了技术培训资料,用大白话编写了《三黄鸡养殖三字经》,方便村民记忆。还提前摸底了镇上的饭店和农贸市场,初步谈了销售意向。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顺利的方向发展。我仿佛已经看到,三黄鸡在厚坝村的山坡上成群觅食,一只只肥美的鸡变成村民们增收的希望,而这一切,都将在我林涛的手中变为现实。
胡副镇长等着看成绩,老钱等着交班,全镇上下都看着我这个新上任的年轻副主任,这第一炮,必须打响!
山风穿过窗户,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我心头那股火热的干劲。
我摩拳擦掌,准备在厚坝村大干一场。然而,大山深处的复杂性,远非几本教科书和一份漂亮的报告所能囊括。
我满怀信心点燃的这“第一把火”,等待我的,将是一场意想不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