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末之满城尽带锦帆甲》最新章节。
回到西凉的西凉刺史董卓走马上任后便表现出其在羌人中的强大影响力,利用从朝廷撬来得物资和从河北搜刮的物资。
董卓快速获得大量羌人部落的支持,董卓的军力日渐强大,马韩等人不敢轻惹反而想说服董卓割据西凉。
董卓虽然没有同意,但野心日渐膨胀,借机收复控制凉州大量的郡县,却不主动与叛军硬拼!
朱儁察觉到董卓的威胁和野心,派人回报皇帝小心提防,却不料被收了董卓贿赂的张让截流。
张让反口对刘宏说:“陛下,朱儁裹足不前,贻误战机,董刺史接连收复数郡之地。
陛下不如诏回朱儁,全权委任董卓指挥大军在西凉平叛!”
“准,诏朱儁回洛阳,其军划给董卓指挥平西凉之乱!”
各地暴乱也迟迟未平反而再起,皇帝刘宏深感时局艰难,身体每况日下!
“让父啊,你说天下为何这么多人起来反朕,如今各地将军个个来找朕要钱粮兵马,府库早已耗干,朕该如何是好?”
“陛下,如今各地情况复杂,如幽州益州完全与朝廷隔绝,就算有物资也送不过去。
光靠几个中郎将已然力不从心,且地方长史与刺史多有不合,无法整个州郡全部力量平叛!”
“让父说的与宗亲们说的倒是相似,难道你也觉得真的到了不得不废史立牧的时候了吗?”
“陛下,老奴不敢妄议,老奴只知道天下是陛下刘家的天下,与其各地的军政大权被大将军的人掌控,不如交到陛下刘家人手里让人放心!”
“连你也看出何进和那帮士族的野心,朕岂能不知。
诶!就按你说的办,拟旨,明日在朝会宣读!”
“奴婢遵旨!”
“阿母,陪朕去太庙,朕要向祖宗求福,希望早日平息叛乱!”
“是,陛下!”看着最近虚弱苍老了很多的刘宏,赵忠小心翼翼的扶着,忍不住抽泣起来。
对张让赵忠等人而言,没有人比他们更痛心刘宏身体状况,毕竟这是他们所有人的坚实靠山。
光和七年十二月的第一个朝会,刘宏不做讨论,当朝宣布了两件大事。
一是面对层出不穷的叛乱,将光和年号改为中平年号,为平息叛乱的意思,公元184即为光和七年亦为中平元年,群臣均表示皇帝圣明。
二则是宣布废史立牧,将部分战乱大州设立州牧取代刺史,赋予地方更高的军政大权,以应对如今的动荡局面。
刘焉为益州牧
刘表为荆州牧
刘繇为扬州牧
刘虞为幽州牧
刘岱为兖州牧
封完几个宗亲后,为了安抚群臣,刘宏又封了两个不是汉室宗亲的牧守地方,其他未提及的仍保留刺史。
其中大儒黄琬为豫州牧
左中郎将皇甫嵩战时暂领冀州牧
刘宏也担心这些牧伯的权利过大,不敢一次性封太多,像丁原董卓之流手握重兵还是继续担任刺史,但手中的权利已经与州牧差不了多少了。
刘宏的州牧制度一开,出乎意料的群臣并没有反对,反而各自眼神发亮,打量着自己的算盘。
在甘宁的蝴蝶效应下,一个个大州开始演变成一个个大王国,州牧的一言堂,原本几年后才出现的州牧不仅被提前,因为刘宏身体和局势的恶劣,刘宏索性第一批直接封了七个,比历史上同期多了四个。
而有野心之人则盯着各自的利益,手握重兵的开始窥视还未封州牧的几个州,底下的太守们开始整合自己的地盘,或者把目光瞄向临近的州县,也想建立自己的小王国。
在这种环境下,各地州牧太守县令和地方豪强一下子被打了鸡血一般,纷纷发力,将义军等不稳定因素赶出自己的势力范围,开始经营起来,不再像之前那样保留实力,打不过就换地方做官。
这剂猛药效果出奇的好,各地义军叛军顿时感觉哪里都是敌人,很多小股义军快速被清除,地方豪强的势力越来越大,义军流动作战变得更加困难。
但权力的外放,毒死了害虫,但也加速了大树的枯萎,大汉这条大船还能行驶多远,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