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带上学习系统回到小学嘎嘎乱杀》最新章节。
假如成绩不重要,那么为什么反方还要坐在这里和他们争辩,争来争去还不是争一个成绩。
反方坐在这里就已经违背了他们自己的论点。
反方一辩迟疑了一会儿,怎么能这么说呢?
这明显是在偷换概念!
刚要开口辩解,“叮”的一声,铃声响起,停止询问。
局势已经倾斜,如今的风向倒戈明显。
反方知道对方实力强劲,却没想过上来就连夺两局。
这样不行,明明一开始优势在他们这边的。
反方三辩对上陈施欢,他准备按照昨天排练的话术说,势要扳回一局。
反方三辩:“正方辩友,当一个人因为兴趣而学习,比如喜欢音乐而学习乐器,喜欢书法而练习毛笔字,即使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在学习中也能获得快乐,这难道不正说明学习的快乐不取决于成绩吗?”
“有些学生对某个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会主动去阅读大量相关的课外书籍,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他们从中获得的快乐是源于对学科的热爱,而非为了成绩,对方辩友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陈施欢早早料到了这个点,回答道:“首先,成绩使人快乐,并不是只有优异的成绩才能使人快乐,只要是自己满意的成绩就足够,其次,因兴趣而学习确实能带来快乐,但成绩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反映出在兴趣领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程度。”
“以学习乐器为例,通过参加考级等获得好成绩,能证明在该乐器演奏上达到了一定水平,会激励学习者更深入地探索,获得更大的快乐。没有成绩的反馈,可能会在学习中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快乐也会打折扣。”
反方三辩急得追问,语气很迫切:“难道正方学习任何东西都要和成绩挂钩吗?在追求成绩的路上就不会磨灭兴趣,从而失去快乐吗?”
这两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如果任何东西都和成绩挂钩,是不是太功利了,如果表示肯定,就会给人有点急于求成的感觉,而急功近利这一词,本来就不是好词,如果否认,就是在打刚才自己的脸。
追求成绩而一蹶不振的人大把,甚至不需要举出例子,大家身边就有无数的例子。
谁没有一门喜欢的科目,努力学习拼命学习,却发现提不上分,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很难回答。
反方三辩说完,发现对面没有立马反驳,心里就知道要赢了。
还有四十秒。
木知夏不明白为什么施欢不立即反驳,昨天他们也想到过对方会问这一点,昨天已经探讨了方案了。
陈施欢在犹豫,她心里有另一个答案。
昨天他们的方案是迂回战略,并没有正面回答,只强调成绩是指示灯,向着成绩走就没错。
说服力不强,后面还是会被反方追着问,从而节奏被打乱。
“请正方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反方三辩见她不开口,催促道。
“正方二辩是否赞同我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