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浮世绘》最新章节。
			     婚礼的喧嚣与祝福如同绚烂的烟花,在夜空盛放后,留下的是沉淀在心底的、恒久的温暖。亦未和月色没有选择传统的蜜月旅行,她们将“红线空间”暂时闭馆一周,回到了月色那间位于老小区的工作室兼住所。
 这里才是她们真正意义上的家,是故事开始的地方,每一寸空气都浸润着熟悉的、安稳的气息。
 婚后生活的第一天,是在透过梧桐叶隙的斑驳阳光和清脆鸟鸣中自然醒来的。亦未睁开眼,首先感受到的是怀中温软的身体,和枕畔均匀的呼吸。月色还在睡,长发散在枕上,有几缕拂过亦未的鼻尖,带着她惯用的、雪松混合着淡淡布料的味道。亦未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看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幸福感充满了四肢百骸。这感觉不同于拿下十亿项目的狂喜,它是一种静谧的、深入骨髓的安稳,仿佛漂泊已久的船,终于驶入了永不封冻的港湾。
 她轻轻抬起手,无名指上的银戒与月色指间的相互轻触,发出细微的声响。手腕上,昨日仪式中系上的那根红线依然在,打了个精巧的结,提醒着她们已然缔结的、牢不可破的联结。
 月色睫毛颤动,也醒了过来。对上亦未专注的目光,她先是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个带着睡意的、柔软的微笑。
 “早安,亦未。”
 “早安,我的妻子。”亦未回应,这个称呼让她心头泛起奇异的暖流。
 她们像过去无数个清晨一样,准备简单的早餐,坐在洒满阳光的工作台前分享。但有些东西悄然改变了。一个眼神的交汇,一次指尖不经意的触碰,都似乎承载了比以往更厚重的亲密与承诺。
 “这一周,有什么计划吗?”月色搅动着碗里的燕麦粥,问道。
 亦未放下手中的咖啡杯,目光扫过工作室里那些熟悉的物件——堆叠的布料,悬挂的线卷,还有被郑重放置在柜子最上层、她们共同完成的那幅婚礼织锦。
 “没有计划。”她回答,语气带着一丝享受的慵懒,“就和你在一起,在这里。也许整理一下工作室,也许什么都不做,只是看书,听音乐,或者…继续研究你那本快被翻烂了的《传统织物纹样考》。”
 月色笑了起来:“听起来像是完美的蜜月。”
 于是,这一周成了她们赠予彼此的一段缓慢流淌的时光。她们真的开始整理工作室,将多年来积累的材料、工具分门别类,过程中不断翻出承载记忆的物件——亦未最初那个歪歪扭扭的编织小样;月色设计的第一条卖出去的围巾;她们一起参观某个民间工艺展时收集的图册…
 “看这个,”月色从一个旧纸箱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相册,翻开,里面是黑白或褪色的彩色照片,多是她的母亲,在不同年纪,穿着不同时期、但大多是自己制作的衣物,站在不同的背景前,笑容温婉而满足。“妈妈很喜欢拍照,她说衣服会旧,人会老,但照片能留住那一刻的心情。”
 亦未凑过去,一页页仔细看着。她看到月色母亲年轻时明亮的眼眸,那里面有一种与月色相似的、对生活细节的珍视与热爱。在一张抱着年幼月色的照片旁,用钢笔娟秀地写着一行字:“给我的小月色,愿你的生命如线般柔韧,如织锦般丰盛。”
 亦未的心被轻轻触动。她想起自己母亲那几本被她重新发现的笔记,里面记录的花草云霞。两位从未谋面的母亲,似乎以某种方式,透过时光,完成了对她们女儿生命选择的某种默契的认可与祝福。
 “她一定很为你骄傲。”亦未轻声说,握住了月色有些冰凉的手。
 月色靠在她肩上,点了点头,眼眶微红,却带着笑:“我也觉得。”
 整理的过程中,她们也发现了一些被遗忘的“宝藏”——几卷极其罕见的、由一位已故老匠人手工染制的靛蓝线,颜色沉静深邃,如同雨后的夜空;一块质地奇特、带有金属光泽的古老布料,月色辨认出这可能是某种失传的混合纺织技艺的样品。
 “这些…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新系列作品的灵感。”月色抚摸着那卷靛蓝线,眼神发亮。
 “新系列?”亦未挑眉。
 “嗯。”月色看向她,目光灼灼,“‘红线空间’不能总是停留在开幕时的状态,需要生长,需要新的叙事。我在想,或许可以启动一个‘寻根与创新’计划,深入挖掘一些濒临失传的技艺或材料,像这些,”她指了指那些新发现的“宝藏”,“然后用当代的设计语言重新诠释,让古老的智慧在当下焕发新生。”
 亦未看着她侃侃而谈的样子,眼中满是欣赏。这就是月色,永远保持着对技艺的好奇与对创造的激情。
 “很好的想法。”亦未点头,“需要我做些什么?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还是…”她顿了顿,带着点调侃,“帮你把这些线理清楚?”
 月色被她逗笑:“先从帮我理线开始吧,亦总。商业计划…稍后再说。”
 于是,蜜月的后半段,她们沉浸在了对新系列的初步构想中。夜晚的工作室,灯光温暖,两人伏在巨大的工作台上,面前摊开着月色母亲留下的纹样书籍、新发现的古老材料和无数草图。亦未负责构建项目框架,分析可能的资源投入和产出模式;月色则沉浸在纹样的世界里,尝试将古老的图案进行解构与再创造。
 她们有时会为某个细节争论到深夜。亦未倾向于更简洁、更具现代感的转化,以适应大众市场的审美;月色则希望保留更多传统纹样的复杂性和象征意义,认为那才是其灵魂所在。
 “这个回纹,简化到这种程度,就失去了它原本‘富贵不断头’的寓意了。”月色指着亦未修改过的一个图样,坚持道。
 “但过于繁复,可能会让现代消费者觉得有距离感,不利于传播和商业化。”亦未试图理性分析。
 争论陷入僵局时,两人会停下来,喝口茶,或者走到窗边看看夜色。然后,通常是由亦未率先打破沉默,她会拿起笔,在月色的原稿和自己的想法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也许…可以保留核心的回纹结构,但在用色和材质上做现代化处理?”她尝试着画出一个新的草图,“比如,用这种带有金属光泽的古老布料作为底衬,用简化的回纹红线刺绣…”
 月色看着草图,眼睛慢慢亮起来:“这样…似乎可以。既保留了传统的骨架,又有了现代的肌理。”
 她们相视一笑,之前的争执烟消云散。这种在创作中的碰撞与磨合,让她们感受到另一种层面的亲密——不仅是生活的伴侣,也是思想与事业的同行者。
 蜜周的最后一天,亦未接到了助理打来的电话,提醒她明天需要回公司处理积压的事务,以及几个重要的会议。挂断电话,亦未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升起一丝淡淡的不舍。这一周与世隔绝的、纯粹属于彼此的时间,太过美好,让她几乎忘记了外面那个高速运转的世界。
 “要回归现实了?”月色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递给她。
 亦未接过茶杯,指尖感受到温暖的瓷壁。“嗯。”她轻轻应了一声,将月色揽入怀中,下巴摩挲着她的发顶,“有点不想放手。”
 月色在她怀里轻笑:“又不是见不到了。晚上我还在这里等你,和过去一样。”
 “不一样了。”亦未低声说,手臂收紧,“现在,这里是‘我们家’。”
 月色心中一动,回抱住她:“对,我们家。”
 第二天,亦未重新穿上挺括的西装,恢复了都市精英的利落形象。只是,当她拿起公文包时,目光在无名指的银戒上停留了片刻,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一丝柔和的弧度。出门前,月色像往常一样,为她整理了一下领带,然后在她唇上印下一个轻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