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栀兰和她的儿女们》最新章节。
听着宋书记话,嘉濠眼眶发热。接下来的三天,他脚不沾地忙开了。
早上天不亮,他就把灶坑和炉子都点上了火,浓烟呛得人直流泪。白天拜托邻居家的老人帮忙照看,自己回场院跟大家一起脱谷。
晚上下班回来,蹲在灶炕门口,火苗把他的脸映得通红,直到后半夜,炕面终于散出干燥的热气,他好歹把屋里的墙面和两铺大火炕都烧干了。
搬家这天,栀兰天不亮就起来了。拖拉机突突的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人们。它好像在向世界宣告,丁栀兰,要离开这里了。
上午的十点多钟,东西都装完了,司机说,“人齐了咱们就抓紧时间出发吧,现在走估计也要晚上十点钟能到家。”
他们是昨天晚上八点从半拉山开车出来了,路上太难走了,半夜的时候在五队睡了几个小时,早上三点又继续赶路,一路走了十多个小时。
车上总共就两个木箱,两口12印铸铁饭锅,两个大号陶瓷水缸。这是从到二队安家就开始使用的伙计,栀兰要把它们都带上。
还有几个大包袱,里面包着全家人的被褥,另外加一个饭桌和一些锅碗瓢盆,再有就是孩子们的书包。
这些东西放在偌大的爬梨上,显得那么寒酸。
大大一直忙前忙后,指挥着装车,固定爬犁上的物件。妈妈颤颤巍巍地抓来两只老母鸡叫栀兰带上,留着做月子的时候吃。
英桂找来绳子把鸡腿绑上了,放在筐里叫几个孩子看着。
路口围了不少人,有抹着眼泪送别的老街坊,也有踮着脚看热闹的外来户。
栀兰的手抚过斑驳的土墙,一声“走了!”,在英桂的搀扶下上了车。
她强扯出个笑容,朝车下挥了挥手,声音古怪地跟大家说了一句,“再见了!”
车轮碾过地上的泥泞,溅起一片泥水,她没有回头,两只胳膊紧紧地护着小女儿舒婉。
大爬犁在稀软的路面上左右摇摆,锅碗瓢盆随着爬犁上的扭摆叮当作响,铸铁锅和水缸有时也被撞得发出沉闷的声响。
逸卿在场部住校,没有跟着搬家的车走,筱媛紧紧护着慧婕,吓得不敢出声。
“姐姐,咱们的家看不见了,家看不见了。”慧婕指着消失在远处的老屋。
筱媛告诉妹妹,“那不是咱的家了,咱的新家在半拉山。”
健斌悠闲的躺在大爬犁上,望着天空的云朵,看着路两旁慢慢晃荡过去的树林,心里盘算着新家的模样。
路过五队时,夕阳把云层染成血红色,身后的远处的山峦轮廓模糊,像是被泪水晕开的水墨画。
一天一夜没下雨,剩下这段路好走了不少,拖拉机一路很顺利,刚过晚上八点就到半拉山了。
嘉濠站在新房子的门口,望着渐渐西沉的太阳。灶炕里的柴火还在噼啪作响,屋里弥漫着松木的香气。
嘉濠搓了搓裂着一道道小口子的手,又往火炕里添了把干柴。
过了一会儿,呜呜呜的拖拉机声从半拉山的岗顶上传了过来,嘉濠情不自禁地笑了出来,悬了一天那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他扬着嘴角,赶紧把大炕小炕的炕席都铺上了,然后用抹布擦干净。看看没啥可弄的了,就走了出去,站在路口等候。
十几分钟之后,拖拉机停在院外的大道上,嘉濠早已快步迎了上去。
左邻右舍的邻居们都知道嘉濠今天搬家,听到拖拉机的声音,都纷纷出来帮忙。宋书记和嫂子也来了,他们热情地招呼着栀兰。
嘉濠上前先把栀兰搀扶下车,脚下的泥地软得像棉花。她抬头望着还没来得及挂瓦的新房子,眼眶一阵发热。
这是他们的家,这里是她日思夜想的半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