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请问,哪位是廖奎同志?”年轻士兵的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
张振山科长闻声从隔壁办公室走出来:“我是畜牧科长张振山,什么事?”
年轻士兵立刻敬了个礼:“报告张科长!我们是驻场军人连队的!我们连队一匹负责拉补给车的战马,早上出车时不小心被车辕刮伤了后腿,伤口挺深,流血不止。我们连队的兽医看了,有点……有点拿不准,听说畜牧科的廖奎同志医术高明,雷连长让我来请廖同志过去帮帮忙!”
张振山闻言,眉头微皱,但很快舒展,转头对廖奎道:“廖奎,既然是连队急需,那你跟这位同志去一趟。猪号这边我先看着。”
“是,科长。”廖奎放下手中的工具,神色平静地应下。他快速在水槽边洗了手,跟着那名年轻士兵离开了猪号。
来到连队临时划出的马厩区,只见一匹棕色的高大军马焦躁地踏着蹄子,左后腿外侧有一道长约十几厘米的伤口,皮肉外翻,鲜血还在不断渗出,将周围的皮毛和地面染红了一片。一个看起来十分年轻、大概只有十八九岁的小战士正手足无措地拿着纱布和消毒水,额头上急出了汗,显然就是连队的兽医。旁边还围着几个神色关切的士兵。
“廖技术员,你可来了!快给看看!”雷连长也在场,看到廖奎,沉声说道,眼神锐利依旧,但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廖奎朝雷连长点了点头,没多话,直接走到军马身旁。那军马似乎因为疼痛和陌生人的靠近而更加不安,打着响鼻,试图挪动身体。
“别怕,伙计,给你看看伤。”廖奎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同时【动物亲和(初级)】悄然释放。那军马仿佛听懂了似的,躁动的情绪竟然奇迹般地平复了一些,只是受伤的腿还在微微颤抖。
廖奎蹲下身,仔细检查伤口。伤口边缘不齐,深度确实不小,已经伤及了肌肉层,但万幸没有伤到骨头和主要血管。他心中迅速有了判断。
“需要清创缝合。”廖奎言简意赅,对那个年轻的军队兽医说,“同志,麻烦把你的针和羊肠线给我,再准备双氧水冲洗。”
年轻兽医连忙递上器械,眼神里带着学习和紧张。廖奎的动作快而稳,【精准轨迹指引】和【无痛微创操作指引】在此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清创的手法干净利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健康组织的损伤,缝合时下针精准,力度均匀,针脚细密而整齐,仿佛不是在处理血肉,而是在完成一件精细的工艺品。
整个过程中,那匹军马除了在最初冲洗时因为刺痛而稍微躁动了一下,被廖奎轻轻安抚住后,便再没有剧烈的反抗。周围看着的士兵,包括雷连长和那个年轻兽医,眼神都从最初的担忧逐渐变成了惊讶和佩服。
不过二十多分钟,伤口处理完毕,敷上止血消炎的药粉,用纱布妥善包扎好。
“好了。最近几天不要让它负重,伤口保持干燥,每天换一次药。注意观察有没有发热。”廖奎站起身,一边清洗双手,一边对年轻兽医交代注意事项。
年轻兽医连连点头,看着廖奎的眼神充满了崇拜:“廖技术员,您这手艺太厉害了!谢谢您!”
雷连长看着已经平静下来、低头咀嚼草料的军马,紧绷的脸色也缓和下来,他走到廖奎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廖奎同志,辛苦了!技术过硬,名不虚传!”
“连长过奖了,分内之事。”廖奎依旧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样子。
解决了连队的麻烦,廖奎婉拒了留下吃饭的邀请,返回了畜牧科。张振山听说事情圆满解决,也只是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但眼神中的赞许又多了几分。这个小插曲,无形中进一步巩固了廖奎在农场,甚至在军人连队眼中的“技术骨干”形象。
一天的劳作结束,傍晚时分,廖奎和谢薇一前一后回到土坯房。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橘红色,家属区炊烟袅袅。
谢薇在灶台前生火做饭,简单的玉米面贴饼子,配上一锅放了土豆和野菜疙瘩的糊糊粥。廖奎则坐在灶前的小凳上,帮着添柴火。虽然疲惫,但一种平淡而真实的烟火气息,暂时驱散了潜藏在心底的紧张与冒险。
这时,门外传来马桂花爽朗的声音:“小廖,小谢,做饭呢?”
只见马桂花端着个粗瓷碗,里面装着几根刚腌好的酸黄瓜,笑呵呵地走进来,“喏,刚腌好的,给你们尝尝鲜,就着粥吃最下饭!”
“哎呦,谢谢桂花嫂!”谢薇连忙在围裙上擦擦手,接过碗,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
“客气啥!”马桂花摆摆手,瞅了瞅灶台,“哟,今儿个吃贴饼子啊,闻着真香!俺家那口子就爱吃这口……”她絮絮叨叨地说了几句家常,又压低声音道,“听说今儿个上午,连队那匹宝贝马受伤了,是你家小廖去给治好的?可真能耐!”
廖奎笑了笑,没接话。谢薇接口道:“他也是赶上了,正好懂点。”
马桂花又夸了几句,这才风风火火地走了,说是家里孩子还等着吃饭。
土坯房里重新恢复了安静,只有灶膛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和锅里粥汤咕嘟的轻响。两人就着咸菜和酸黄瓜,吃着简单的晚饭,偶尔低声交谈几句关于白天的事。
夜色,在这样看似寻常的炊烟与家常中,再次悄然降临。而属于暗夜的征途,也即将再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