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穿猎杀手册
- 关于快穿猎杀手册:“什么?你是说我有五十万兵马,皇帝还怀疑我有反心?“没错,现在需要宿主回京慢慢发展势力。“不是,朕手里有五十万兵马,你让朕回京发展势力?“宿主,你现在是镇北将军,是忠于大夏的。“朕当然忠于大夏啊,必然忠于大夏。“可是你现在一口一个朕...“别管那些细节,给我传所有的节度使和指挥使!朕怀疑朝中有奸臣作乱!让他们随朕进京清君侧!“......声明:涉及世界很多,都为作者虚构,如有人
- 苏半城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朱允炆终究不是朱标。
其一,他手中无兵权。
朱允炆身旁,竟无一名真正忠于他的将领,更无任何血脉相连或根基深厚的军事支持者。
其二,他对文官体系缺乏掌控之力。
那些表面拥护之人,大多心怀私利,只盼将来借其势推动“士大夫掌权”。
而朱允炆所能展示的,不过是一句“自幼聪慧勤学”般的赞誉罢了。
其三,母族势力近乎为零。
现任太子妃吕氏,仅为前元旧臣之女。
当初朱标纳她为妃,实为安抚旧部之举,并非出于权势联姻的深谋。
若仅止于此,或许多年之后,凭借吕氏正妃之名,朱允炆仍有望登基。
但关键之处在于——
皇长孙,朱雄英的存在。
朱标心知肚明,这些日子儿子举止异常,根源正是这个长兄。
那个失而复得的大儿子,实在太过耀眼。
坦白讲,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朱雄英几乎继承了他所有的优点。
不仅如此,对方还拥有自己未曾具备的东西。
血统上,他是真正的嫡长一脉;
军中,有诸多将领暗中庇护;
文臣里,连年过八旬、德高望重的刘三吾,都曾是他的启蒙之师。
更重要的是,百姓眼中的朱雄英,早已超越凡俗。
短短时日,他虽未频繁露面,却已让整个大明焕然一新。
饥荒得以缓解,流民重返家园,边疆安宁,赋税减轻。
他在民间的形象,近乎神迹。
人们谈起他,如同谈论天倾救世之人。
尤其是在那场“雄鹰盛典”之后,老爷子当众揭开一切真相,使得朱雄英的声望如日中天。
他不仅掌握了事实,更赢得了人心。
如果说,朱标原本是理所当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坐拥天下归属之名。
那么如今的朱雄英,已然成为万民心中期盼的象征。
万人敬仰,四海归心。
朱标深知,这不是虚妄之谈。
而是铁一般的现实。
也正是这份沉重的现实,逼得自己的次子慌了阵脚,开始四处奔走,急于寻找立足之地。
过去,自洪武十五年朱雄英消失后,他一直以为自己将是承前启后的那一人。
因此行事谨慎,步步为营。
而现在,一座又一座名为“朱雄英”的高山横亘眼前。
那些原以为唾手可得的一切,正悄然滑离掌心。
一切骤然间化为泡影,连一丝期盼都成了奢侈的妄想。
走到这一步。
朱允炆所作所为的根源,已然昭然若揭。
朱标心绪起伏。
而这一切,老爷子早有预料。
他望着眼前的二孙子,目光沉静,语气中透出几分苍凉。
“咱原想问问你,可知道自己错在何处。”
“可方才已问过国子监祭酒,便不再多言。”
“说再多理由,归根结底,也不过是那一个缘由。”
他眯起眼,直直盯住朱允炆。
趁着大殿寂静无声之际。
他道出了那句话——那个所有人都懂,却无人敢点破的真相。
或许整座奉天殿内。
唯有朱元璋一人,能将它说出口。
“你在怕你大哥,对吗?”
话音落下。
朱允炆身体猛然一震,眼中血丝密布,手指如钩,深深掐进大腿。
喘!
喘!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