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若贸然变革,不仅可能隐藏未知风险,”
 “还可能引发各地州府的不满。”
 “眼下连大致的方向都未明确。”
 “从何处改起?改后又如何完善?”
 “若地方反对声强烈,又该如何应对?”
 “诸多难题,纷繁复杂。”
 “臣等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言语真挚,语气恳切。
 他上前一步,郑重道:“陛下……”
 “依臣等之见……”
 “此事牵动国本,关系大明江山社稷!”
 “务必慎之又慎。”
 “无论如何,都需反复斟酌。”
 “请陛下暂且搁置,待从长计议。”
 他话音刚落。
 百官中,不少人立刻出列。
 齐声高呼:
 “启禀陛下,户部侍郎王大人所言极是!”
 “与林大人观点一致。”
 “此事过于重大,贸然决策,不合情理。”
 “希望陛下认真权衡,慎重决断!”
 “请陛下也相信,我们这份赤诚为国的忠心!”
 “陛下的想法,我们会带回去深入讨论,再做最终定夺。”
 “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朝堂之上。
 大臣们七嘴八舌。
 各自发言,节奏紧凑。
 “拖”字策略,早已炉火纯青。
 一直以来。
 在君臣之间那些较量里。
 尽管皇权至高无上、气势如虹。
 但文官们的应对,却似连绵不绝的柔水,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将那份强势悄然化解。
 君臣博弈。
 “拖”字为上。
 屡试不爽。
 这一次。
 在众臣心里。
 皇上看到了满朝反对。
 他们嘴上说着再想想、再议议。
 但不会给你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也不会提出任何实质性的建议。
 如此一来。
 哪怕贵为天子。
 孤立无援之下,又能有多少思虑?
 即便发现问题?
 你能一夜之间,就找到最佳方案?
 他们不信。
 心中更是一片轻视。
 想到这。
 众人再次将目光投向满朝官员。
 看!
 直到现在。
 朝中几乎没有一个大臣愿意站出来支持皇上。
 换句话说。
 此刻。
 就是老爷子一人,面对整群臣子。
 这般压力。
 如汪洋大海般涌来。
 前所未有。
 就算你是大明的开国皇帝。
 可正如昨夜某位大人所说。
 那人如今正站在“詹徽、杨宪”等尚书身边。
 他说:
 “皇上,终究是老了。”
 “老了,就没有时间了。”
 “只要拖住,等新皇登基,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当年的朱重八,能灭北元,大败陈友谅、张士诚。
 是因为他有明确的敌人。
 有淮西二十四将,有李善长、刘伯温出谋划策。
 可现在……
 你还能依靠谁?
 什么都没有。
 一想到这。
 从早朝开始,百官紧绷的心弦,终于缓缓放松。
 这场风波,终究会无疾而终。
 大局已定。
 谁料。
 就在这时。
 一幕让百官震惊、无法理解的场面突然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