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他小心地打开食盒,里面是亲手切好的瓜瓤。
 “来,爷爷喂你吃。”
 稚童张开嘴,甜甜一笑,一口咬下。
 “好吃吗?”
 “爷爷,好好吃!”
 “哈哈,我就知道咱大孙爱吃,爱吃就多吃点。”
 老爷子将食盒轻轻放在桌上,接着饶有兴趣地望向孙儿。
 “背的是什么?给爷爷说说。”
 小朱雄英奶声奶气地答道:“是白居易的《观刈麦》!”
 “爹爹,让我背吧。”
 “哦……”老爷子轻轻应了一声,点了点头。
 他虽年少时未曾入学,但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文化素养早已今非昔比。
 那些他随手写下的诗词,寻常文人根本望尘莫及。
 像白居易这首写大唐赋税、感叹做官安稳的诗,他自然熟稔于心。
 “大孙接着背,背给爷爷听。”
 老爷子话音刚落,小孙子立刻点头。
 他一边晃着脑袋,一边认真地开口: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背到这里,小雄英忽然眼圈泛红。
 “爷爷,她们太惨了……”
 老爷子一怔,随即惊喜道:“我大孙听懂了这诗的意思。”
 “嗯。”小雄英认真点头,“爹爹教过我。”
 “她们因为要交税,田地都卖光了,家里没粮食吃。”
 “只能背着孩子,跟在别人后面,一只手拎着破筐,一只手捡麦穗吃。”
 “百姓真的好苦啊。”
 老爷子听后笑得开怀。
 小小年纪就有这等悲悯之心,让他倍感欣慰。
 “爷爷,百姓已经这么苦了,为什么官府不体恤,还要逼他们交税呢?”
 老爷子一时语塞,缓缓道:“因为国家要运转,将士要打仗。”
 “打仗就得吃粮,没有粮就保不住边疆。”
 “既然是大唐的百姓,享受了太平,就得尽些义务。”
 小雄英又问:“那为什么士大夫不用交呢?”
 “哦?”老爷子眉头微挑。
 “您听!”小雄英奶声奶气地继续背: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他们不用种地,就有三百石的俸禄!”
 “爹爹说过,一亩田一年才收两石多点,三百石得种多少地啊!”
 “那得是好多农户辛辛苦苦种上好几年。”
 “而且,爹爹还说,俸禄只是小头,真正多的是其他来路,多得吓人。”
 “好多官,都是从百姓身上捞的。”
 老爷子听懂了。
 他知道,大孙说的就是贪腐。
 这一次,他没笑,只是摸着小孙子的头,低声叹息:
 “是啊,能像诗人这样,知道自己俸禄多、心怀惭愧的,已经是清官了。”
 “更可怕的,是那些贪得无厌的人!”
 他也不管小孙子能不能听懂,继续说道:
 “他们的手段数不胜数。像唐朝的两税制,咱们大明也照着来。”
 “夏税六月交,秋税九月缴。”
 “除了这些,还有不少按人头来征税的办法。”
 “有田赋、人头税、租税、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税!”
 “其中最复杂、最繁琐的,就是田赋。”
 “每年朝廷都会定下粮食税收的标准,但实际上收税的,都是地方官员。”
 “他们会怎么收?”
 “清廉的官员自然照章办事,但那些贪婪的,就趁皇帝管不到那么远,动起了歪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