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钢铁的洪流滚滚向前》最新章节。
			     她们这辈子都没听过,平民的娃能跟台吉的娃一起读书,还不用花一分钱。
 看着那些认真写字的孩子,再想想自家饿得面黄肌瘦的娃,
 眼眶忽然就热了,心里头第一次对“辉腾军”这三个字,有了不一样的滋味。
 营地西侧的空地上,四个老木匠正围着一辆四轮拖车忙活,刨子在木料上推得“沙沙”响,木屑簌簌落在地上。
 会些手艺的牧民们凑了一圈,目光紧紧盯着老木匠手里的东西:
 那支黑亮的“笔”不用蘸墨,在木板上一画就是清晰的黑线,
 还有那把带刻度的金属尺子,拉开来能伸直,收回去又小巧,比他们平时用的麻绳量法精致太多。
 “大当家跟你说的尺寸你都记牢了?”
 一个花白胡子的老木匠放下刨子,指着拖车车厢边缘,对身边拿盒尺的同伴叮嘱,
 “这边要加宽十厘米,底下再垫三厘米厚的木板,不然装了东西容易晃。”
 拿盒尺的木匠正弯腰量着尺寸,闻言抬头笑骂:
 “你当我瞎啊?跟大当家的学了这么久,毫米和厘米还能分混?这刻度线看得明明白白,错不了!”
 圈外围着的三十来个牧民听得一头雾水,“厘米”“毫米”是啥?
 还有那些串在一起的汉话,半句都听不懂,可看着老木匠手里的工具这么神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人舍得挪脚,有的伸着脖子看盒尺上的小格子,有的盯着那支“黑笔”,眼里满是稀罕。
 “哎哟!”花白胡子的老木匠直起身揉腰,一扭头见围了这么多人,吓了一跳,手里的刨子差点没拿稳。
 可再一看,这些人眼里没有恶意,只有实打实的求知欲,
 有的牧民还悄悄摸了摸地上的木屑,像是在琢磨木料的好坏,
 他心里软了软,索性把刨子往旁边一放,清了清嗓子,改用蒙语开口:
 “大伙是想看这拖车咋改吧?来,我给你们说说。”
 他拿起地上的盒尺,拉开来展示给众人看:
 “这玩意儿叫盒尺,上面的小格子就是尺寸,
 以前咱们量东西靠估靠麻绳,差个一指两指很正常,
 用这个量,一毫米都差不了,改出来的拖车才更结实。”
 说着又拿起那支碳素笔,在木板上画了条直线,
 “这个叫碳素笔,比咱们用的炭条方便,画出来的线不晕,改的时候照着线锯,错不了。”
 他放下工具,走到拖车前端,指着光秃秃的连接处对众人说:
 “这拖车身子稳当,但缺个拉拽的家伙,咱们要在这儿加车辕,
 量好尺寸后做两根粗壮的硬木车辕,一头牢牢钉在拖车轴上,
 另一头做成圆弧形的套环,到时候套上骡马的缰绳,
 就能轻松拉着走,比咱们草原上靠人推、靠牛拽的勒勒车省劲十倍!”
 说着他拿起盒尺,弯腰量起拖车前端的宽度:
 “你看,这里得留两尺宽的距离装辕木,还要在轴上加固铁环,
 防止拉重了把木头拽裂,大当家给的木料都是硬松木,耐造得很,
 改好后多拉个千八百斤不成问题,老人孩子坐在车厢里,比骑马颠簸着舒服多了。”
 围观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目光齐刷刷落在拖车前端,原来不光是改车厢,还要加个“拉头”!
 有个牧民伸手摸了摸拖车轴,忍不住问:“大爷,这辕木装上去,骡马要是力气小,拉得动不?”
 老木匠哈哈一笑:
 “放心!大当家留的都是壮实骡马,再加上这四轮拖车本身就滑溜,拉起来轻快得很!
 等装好了,你们就知道比勒勒车强多少了!”
 众人听得更起劲,有的蹲下来看拖车轴的结构,有的小声讨论着辕木的样子,眼里的好奇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