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奕

第41章 黛的下午茶邀请(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沪上奕》最新章节。

一枚素雅的信封,静静地躺在阿尔贝·杜邦总领事桃花心木书桌的显眼处。它散发着淡淡的、若有似无的紫罗兰香气,与室内雪茄和旧书的厚重气息形成一种微妙而刻意的对比。信封上用优雅的斜体法文写着收件人姓名,落款是一个简单的名字:“黛”(Dai)。这封信的到来,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在这位深陷地缘政治泥沼的外交官心中,漾起了一圈复杂而警惕的涟漪。

杜邦拿起信封,指尖能感受到高级纸张细腻的纹理。他认得这种纸张和这独特的香气——属于上海滩社交界一位神秘而知名的女性,黛丽斯·陈(Delisle Chen),通常人们只称她为“黛小姐”。她是一位中法混血的遗孀,以其美貌、智慧和在法租界中心那座被誉为“小白宫”的奢华宅邸内举办的高规格沙龙而闻名。她的下午茶邀请函,是沪上中外名流竞相追逐的身份象征,但在此刻的杜邦看来,这更可能是一张精心装饰的、通往未知外交迷宫的入场券。

在欧洲,尤其是巴黎和维也纳,沙龙自17世纪以来便是知识精英、政治人物、艺术家交换思想、缔结联盟、酝酿风潮的重要半公开场所。上海租界,作为东西方碰撞的交汇点,也继承了这一传统。黛小姐的沙龙,因其主人非凡的社交手腕和中立背景,更是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微缩政治生态圈:维希政府支持者、自由法国同情者、日本方面的重要人物、中国各界名流、乃至背景暧昧的国际商人,都可能在此相遇。高脚杯碰撞的清脆声、咖啡勺搅拌的细微响动、以及温文尔雅的谈笑风生之下,流动的是真实的情报、试探性的提议和关乎利益的默契。这里,言语是武器,也是货币。

黛小姐年约三十五六,继承了其法国母亲的美貌与中国父亲的沉稳。她通常身着裁剪极佳的丝绸旗袍或巴黎最新款式的裙装,举止间融合了东方的含蓄与西方的洒脱。她的笑容具有精确的刻度,既能展现恰到好处的热情,又能瞬间转换为一种令人无法冒犯的疏离。她深谙倾听的艺术,总能引导话题走向她预设的方向,却从不留下任何强求的痕迹。人们谈论她的财富来源(据说继承自一位年迈的英国银行家丈夫),但更多人敬畏的是她庞大而错综复杂的人脉网络,以及那种在刀锋般危险的局势中依然能保持平衡的、近乎传奇的能力。她是一道迷人的风景,更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局势分析师和社交建筑师。

杜邦的第一反应是深深的疲惫与抗拒。他手头已堆满了山本弥太郎的威胁、维希政府的指令、租界管理的焦头烂额,实在无心应付一场需要全程绷紧神经的社交表演。他几乎能想象那沙龙里无处不在的窥探眼神和包裹在糖衣下的尖锐问题。然而,一股尖锐的好奇心与职业性的警觉立刻压倒了这份抗拒。黛小姐在此敏感时机发出邀请,绝非仅为闲谈。她是否嗅到了什么风声?她是否代表了某一方的意愿前来试探?亦或是,她本人想在这场危险的游戏中下一着闲棋?拒绝可能意味着错过关键信息,甚至无意中得罪一个能量巨大的中间人。他感到自己正被一张柔软而坚韧的社交之网轻轻裹挟。

他按下呼叫铃,对进来的秘书吩咐道:“回复黛小姐,感谢她的盛情邀请,我将于周四下午四时准时赴约。”秘书点头记录,正准备离开,杜邦又补充了一句,状似随意:“另外,让勒克莱尔总监……哦,不必了,没什么。”他挥挥手让秘书退下。那个瞬间,他考虑过让警务总监提供一些关于黛小姐近期宾客的简报,但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意识到,对黛小姐这样的人,任何形式的官方调查若被察觉,都将是极大的冒犯和不必要的打草惊蛇。他必须独自前往,依靠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力。

·日本总领事馆:山本弥太郎或许乐见其成,甚至可能暗中推动。沙龙是观察杜邦在非正式场合态度的绝佳机会,或许还能通过黛小姐施加某种间接影响。

·维希政府支持者:他们会密切关注杜邦是否与“不受欢迎”的人物(如自由法国同情者)过从甚密,并试图通过沙龙女主人传递来自本土的“提醒”。

·自由法国秘密支持者:或许期待黛小姐能成为一个传声筒,向总领事表达侨民中另一股力量的诉求与期待。

·中共地下情报人员:可能设法渗透服务人员,试图捕捉任何关于日法交涉动向的碎片信息。

·黛小姐本人:她维持沙龙超然地位的核心在于提供平台而非选边站队。此次邀请,可能是受人所托,也可能是她主动布局,旨在平衡过于倾斜的力量,或从即将发生的变动中为自己攫取新的筹码与影响力。

那抹紫罗兰香水,象征着诱惑与秘密。下午茶桌上精致的瓷器和茶点,代表着文明与礼仪的表象,而底下交换的信息才是真正的“营养”。每一位宾客脸上佩戴的社交微笑面具,是其政治立场和个人野心的最好伪装。沙龙本身,就是整个上海租界的微缩寓言——在极致的优雅与奢华之下,进行着赤裸裸的权力博弈。

杜邦感觉自己仿佛化身为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正驶向塞壬女妖的岛屿。黛小姐的沙龙就如同那歌声,充满诱惑,许诺着信息与关系的蜜糖,却也隐藏着使航船(他的事业与原则)触礁沉没的危险。他必须像奥德修斯一样,既倾听歌声,又把自己绑在桅杆上(保持极度清醒与克制),才能安全通过这片迷人而致命的水域。

杜邦的决策基于冷静的风险收益评估:

1.信息不对称:黛小姐可能拥有他所不知的关键情报。

2.沟通渠道:这或许是一条绕过正式外交僵局、向特定方传递信息的非正式途径。

3.态势感知:亲身感受沙龙氛围,是了解各派系情绪和力量对比的直观方式。

4.维持关系:与黛小姐这样的核心节点保持良好关系,本身具有战略价值。

权衡之后,潜在收益大于已知风险,尽管风险巨大且不可预测。

杜邦下意识地将信封拿起,靠近鼻尖,再次轻嗅那紫罗兰香气。旋即,他自嘲地笑了笑自己的多疑。然而,在一种莫名冲动的驱使下,他走到壁炉边,将空信封小心翼翼地靠近跳跃的火苗烘烤(一个古老的情报手法)。几秒钟后,在信封内侧原本空白处,一行极淡的、需要极仔细才能辨认的铅笔字迹缓缓显现:“小心糖里的盐。”(Méfiez-vous du sel dans le sucre.)

一句看似莫名其妙的警告。是黛小姐的提醒?还是他人借她渠道传递的信息?这瞬间将下午茶的威胁等级和神秘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此刻,书桌上的电话铃响起。是巡捕房勒克莱尔打来的,语气凝重,简要汇报了对古董店“韫古斋”的间接监控发现日本特高课人员活动频繁。几乎是同时,秘书又送进来一份电文,来自维希政府外交部,措辞严厉地质询其应对日方要求的进展。

三方压力同时挤压而来:沙龙的谜语、古董店的危机、巴黎的斥责。杜邦感到太阳穴突突地跳动着。周四的下午茶,不再仅仅是一场社交活动,它已交织进所有紧迫线程之中,变成了一个必须全力以赴应对的关键节点。

杜邦推开窗户,试图驱散脑中嗡嗡作响的疲惫感。晚风送来了上海秋夜凉意,也送来了远处依稀可闻的爵士乐旋律和日本军车驶过外滩的沉闷轰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扭曲交织,构成一首极不协调的、属于这座沦陷之都的夜曲。他手中那张散发着幽香的邀请函,此刻感觉重若千钧。

他最终没有打电话给勒克莱尔追问古董店细节,也没有立刻起草回复维希政府的电文。他需要保存精力,清空思绪,为即将到来的下午茶做好准备。他走到衣橱前,取出那套最正式的三件套西装,吩咐仆人仔细熨烫。又打开保险箱,取出一支小巧的、足以放在马甲口袋里的镀金钢笔——笔杆内藏有一枚极细的探针,可用于检测某些已知毒物。

这不是多疑,这是在上海生存的必要审慎。他将以最完美的外交官仪表,步入黛小姐那香气馥郁、笑语盈盈,却可能步步惊心的客厅战场。他知道,在那里,每一句寒暄都需要解码,每一个微笑都需要权衡。风暴往往孕育于最精致的茶杯之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被异世界唾弃的一生
被异世界唾弃的一生
西方玄幻、多种族、灵魂穿越、剑与魔法系列、黑暗风格、多故事线、没爽文、没种地、没圣母心。异世界穿越故事,主角从地狱归来把世界化为地狱,真实的人性描写,黑暗风格,杀伐果断,没有错与对,没有正义与邪恶,只有各人不同的立场。
清冷期
我的火箭队有十大元帅
我的火箭队有十大元帅
在神奇宝贝世界里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动漫里展现的那么和睦,神奇宝贝世界同样充满着尔虞我诈和残忍,随时有人被杀,有被神奇宝贝杀死的,当然被人杀死的更多,毕竟在这个充满血腥的神奇宝贝世界里你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得想方设法的算计别人以求活路;在神奇宝贝世界里富人在年满8岁时就可以凭借身份花费800金币就可以在精灵中心领取当地御三家(在神奇宝贝世界1金币等于100银币等于铜币,每一枚铜币都是由死去的普通神奇宝贝
为看书的作家
大阪师团的叛逆者
大阪师团的叛逆者
1937年,佐佐木雄二穿越成日本兵,身处神户丸,面临历史转折点。他需在乱世中生存,避免被发现,同时应对军中潜规则和即将到来的前线任务。雄二必须在历史洪流中找到立足之地,活下来并改变命运。第一次写小说,选择这个题材。既不能美化战争,又要正确面对历史。在查找历史资料的时候,心挺痛的。心梗支架后写了一些内容。谢谢大家指点点评。
S三福S
崩铁:百世轮回只为遇见你
崩铁:百世轮回只为遇见你
(单女主镜流,前面有铺垫,主角的成长经历,后面就是恋爱日常了)你为什么要学枪?因为很帅呀!你为什么要学枪?我要复仇,我要亲自寻猎丰饶孽物!直到死亡!为什么要学枪?我要成为,这个宇宙,枪道的至高巅峰,保护我想要保护的,直至永远!去抵达那个完美的终点吧,降临者!前半生的轮回,逐渐丧失人性,中半期的轮回,迷茫至极,丧失目标,后半期的轮回,人性与神性之间的对弈!轮回的百次之中你找到她了吗?一定要好好对她
刃施
诡盗之王
诡盗之王
小人物因劫难改命,得异人传授,成为一代盗王,盗天、盗地、盗机缘、盗气运,作为影响历史之人,最终因这些奇遇,走上了修仙之路。从此护国运,斩奸佞,修仙法,夺造化,游走在历史的刀尖之上,问道于天地重塑、万法归墟之时。多年以后,当乾坤朗朗,万象新天,那位曾经与他们前辈一起战斗过的人,已经登临绝顶,笑看众生…
一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