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尼巴鲁的猫》最新章节。
苏格拉底的目光投向石柱顶端,与那双金色的瞳孔遥遥相对,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他的眼神异常清澈,如同暴风雨后洗过的天空。
“如果我逃亡,”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那无异于承认了法庭对我的判决是公正的,承认了我的行为是错误和有罪的。但我坚信,我所做的一切,是在履行神赋予我的职责——唤醒沉睡的灵魂,引导他们走向智慧和美德。逃离,是对真理的背叛,是对我所教导青年们的背叛!如果城邦的法律,因为无法容忍质疑和思考而判处我死刑,那么,我将用我的生命来证明:对真理的忠诚,高于对死亡的恐惧!对灵魂的守护,有时需要付出最沉重的代价。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坚守他所认定的原则,即使这原则将他引向死亡。”
他的话语没有慷慨激昂的煽动,只有磐石般的坚定和殉道者的坦然。他选择留下,不是为了求死,而是为了用生命扞卫他所坚信的——思想自由的价值,以及质疑和思考对于人类灵魂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要用自己的死亡,作为对蒙昧、不义和思想禁锢最有力的控诉和最后的启蒙!
石柱顶端,司通的身体猛地绷紧了。金色的瞳孔骤然收缩,如同被无形的闪电击中!苏格拉底那平静话语下蕴含的决绝意志,如同最炽热的熔岩,狠狠冲击着它灵魂深处最坚固的堡垒。
守护!
这个贯穿了它漫长而坎坷生命的核心词汇,在这一刻被赋予了全新的、震撼灵魂的含义!
它曾是尼巴鲁神王之子,用利爪和灵能守护挚友月羽,却未能阻止悲剧。
它曾是白垩纪焦土上的异乡客,用猫科动物的敏捷和逐渐觉醒的力量守护露西的原始族群,为他们驱赶掠食者,带来火种。
它曾是金字塔战役的复仇者,与盘古戬、斯芬克斯并肩,为了守护人类免于被活体核心吞噬而战。
它曾是南极灾难的见证者,燃烧最后的神王血脉,撑起灵能护盾,守护轩辕族和人类火种穿越辐射与洪水的死亡之路。
它一直以为,守护意味着战斗,意味着力量的对抗,意味着在最前线用身体筑起屏障,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消灭威胁——就像盘古戬封印阿努比核心,就像斯芬克斯化为石像守护盘古锏。
然而,眼前这个手无寸铁、即将被自己同胞处死的人类老者,却用他平静的拒绝逃亡,向它昭示了守护的另一种维度,另一种力量!
苏格拉底没有挥舞刀剑,没有施展任何超凡的力量。他面对的威胁,不是看得见的恐龙利爪,不是阿努比的机械造物,也不是滔天的洪水或宇宙的射线。他面对的是人类自身的愚昧、偏见、恐惧和由这些负面情绪催生出的、披着法律外衣的不义!他用什么守护?用他的思想!用他毫不妥协的诘问!用他选择直面死亡来扞卫思想自由和追求真理权利的巨大勇气!
他不是在用身体挡在威胁之前,而是在用生命点燃一盏灯!一盏名为“理性”、“质疑”和“坚守原则”的明灯!这盏灯的光芒,或许无法立刻驱散所有的黑暗,但它会穿透死亡的阴影,照亮后来者的道路,成为人类精神世界中永不熄灭的火种!这才是最深沉的、最本质的守护——不是替代他人去战斗,而是赋予他们战斗的武器——思考的能力和坚守的勇气!
盘古戬牺牲自己封印阿努比,是守护。
斯芬克斯化身石像守望千年,是守护。
月羽在阿努比容器中发出“解脱”的哀求,是对守护者的终极信任。
而苏格拉底,选择用饮下毒芹来证明思想的价值,同样是守护!是对人类精神火种最悲壮、也最崇高的守护!
司通感到灵魂深处有什么东西轰然碎裂,随即又在更明亮的光辉中重新凝聚。千万年来积累的战斗本能、对力量的执着、对“守护”这个概念的固有认知,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和升华。它金色的瞳孔中,倒映着下方苏格拉底那并不高大、却仿佛顶天立地的身影,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领悟。
最终,愤怒的陪审团在苏格拉底“挑衅”般的提议和拒绝逃亡的态度刺激下,以更大比例的投票,判处他死刑——饮下毒芹汁。
监狱的石室冰冷而潮湿,弥漫着霉味、灰尘味和绝望的气息。狭小的窗口透进一缕惨淡的月光,勉强勾勒出室内简陋的轮廓:一张硬板床,一张矮桌,一个水罐。苏格拉底安静地坐在床边,他的朋友们——克里同(Crito)、柏拉图(Plato)、阿波罗多洛斯(Apollodorus)等人围在他身边,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克里同还在做最后的努力,声音哽咽:
“苏格拉底,求你了!船准备好了,看守也买通了,就在今晚!离开雅典吧!去色萨利,去底比斯…哪里都好!你的生命比这…这不义的判决重要得多!”
苏格拉底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月光照亮了他脸上的皱纹,也照亮了他眼中不可动摇的坚定。
“克里同,我的老朋友,”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如果我逃离,不正坐实了他们对我的指控?不正证明了我藐视法律?法律或许有时不公,但如果我们只因法律不利于己就破坏它,那么法律的根基何在?城邦的秩序何在?我教导青年尊重美德和原则,难道自己却要做一个逃亡者?不,克里同,我选择留下,接受法律的裁决。这不是屈服,而是用我的行动证明,对原则的忠诚高于生命本身。”
他的话语如同冰冷的泉水,浇熄了朋友们心中最后的希望之火。柏拉图痛苦地闭上了眼睛,阿波罗多洛斯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他们知道,苏格拉底心意已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