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最新章节。
校尉惭色微露,退下。周瑜收了扇,最后看一眼城上那抹冷硬的剪影——一个披甲的将立在最红之处,火光把他的盔缨烤成了黑色的一线,他却不动。周瑜唇角一丝笑,像夜里最淡的风:“好。合肥的白虎。”
火退半里,天色却被火熏得更低了。城上石砖热得发烫,湿毡边缘被烤焦,卷起黑痂。水车的人一圈圈换,井口像一只被人死命拖拽的喘息的喉,一松一紧,吱呀吱呀。张辽手指背上起了水泡,他顾不得看,把泡在甲缝间蹭破,清水一冒,很快又被汗和灰混住。他把一名火线边腿软的少年兵的刀往他手里再塞进一寸,眼睛对着眼睛:“稳住。”
少年兵嘴唇发抖,眼里是水,水里有火,他点了点头:“稳住。”
一处弧角忽地“轰”的一声——不是火,是投石机抛来的砾砸进了砂盆堆里,砂子溅了一身,火星趁势窜到女墙内,贴住了一只倒下的粗麻袋,麻袋一点即燃,火“嗤”的一声从破口里钻出来,如蛇吐信。三名民夫慌了,往后退两步。张辽飞身上前,一脚把麻袋踢翻,肩上一烫,火舌舔上去,他闻见自己的甲衬在烧,皮里也起了焦味。他没吼,把火就地按进砂里,手背一下子烫得发麻。副将扑过来替他压住砂盆边:“将军!”
“别叫。”张辽把黏在指间的一片焦布扯下来,扔在一边,“去西便门再挂一层湿毡。甘宁还在找口子。”
“诺!”副将转身便跑。
“火眼!”张辽招手。火眼举旗,“北!”
“再偏!”火眼犹豫了一瞬,旗尖再抖一分,“偏!”
“好。”张辽嘴角往下一压,象是把一口血吞回去,“偏的,就是命。”
风偏到北一线,不大,却足以让红浪不至于直接把城沿吞没。江东阵前,甘宁长笑一声,手里小钩又抛上去,被风一拽没扣住,他反手收绳,跌回木牌后,冲吕蒙挤了挤眼:“风不给脸。”
“人给。”吕蒙短戟一横,指尖在戟柄上轻轻一敲,阵脚移动如尺上的刻度,一寸一寸往前,压到火退的空地。他目光始终盯在城上一个黑点——那黑点不动,像钉。钉不拔,木也不倒。
周瑜看足火势,看足风色,收扇,吐一口气,“够了。鸣金收兵,退二里。夜间小扰,不战,破他睡。明日高悬大旗,不击鼓,以旗为令,以水为刀。”
“诺。”
金声一阙,江东阵势如潮倒退。合肥城上,火像一条被捏住七寸的蛇,乱甩两下,渐渐吐起白烟。水车最后一桶水泼下去,石面发出“哧啦”一阵长响,像一个被火撩了一整日的人,终于沉下去,开始慢慢呼吸。张辽靠着女墙坐了半刻,背后石砖余温仍烫。他摘盔,盔缨黑了一半,用手一捻,指尖落炭。他笑了笑,不重,就是嘴角往上提了一下,“还好,没烧到狼头。”
那条粗布帛带被火烤起一圈焦边,狼头歪得更厉害了。他把帛带重新紧了紧,结拉得极死。他站起来,去看北门的灵堂——白布一条条垂着,风一过,轻轻动,像一排排呼吸。他把刀横在灵案前,刃面擦过每一个名字刻过的砖背,像把今日的火声、钲声、人的喊声,一寸一寸压进这把刀里。
副将端来一碗水,不再是粥,粥已没有了。他把碗递过去,声音嘶得发干:“将军,喝口。”
张辽接过,仰头灌了半碗,把剩下半碗扣回副将手里,“你也喝。”
“是。”副将手抖了抖,咽下去,眼里湿湿的,却不敢掉。张辽看着他,忽然道:“记功。”
“是!”副将立刻把木牌拿好,蘸黑,写,“弩手郭青,二十步断缆三;民夫刘根,抛泥灭火筏一;火眼赵三,报风准;西便门活门组,三舟引筏偏北,各记一功。死者——”
他停了一下,嗓子紧,“三十六。”
张辽的目光落在那数字上,悬悬地落下,落在心里,又不往外抬。他点了点头:“刻名。刻在北门第二层城砖背。刻字的人,挑手稳的,别划错。刻错了,马上抹掉重刻。”
“诺。”
他抬头看天。天边有一条细细的灰,像有人用指尖在红光上轻轻抹了一道。灰里有声音,闷闷的,像远处敲着未敲开的石。张辽心里一动,侧耳听,声音更近了一丝——雷。不是大雷,是更像云腹里翻滚的水,在压着气。
“再派两人守风旗。”他道,“夜里要变。”
“将军,以后江东……不火了?”副将问。他心里其实明白,江东人不火也有千样刀法。
“不火就用水,不水就用粮,不粮就用人。”张辽把盔重新扣上,盔檐投下的影把他眼睛里的那点光遮去了一半,“都督的怒,今天动的是风与火,明天动的是心与肠。我们能做的,还是那两个字:稳住。”
他回身,走向最易塌的那段弧角。那里剩下的湿毡冷冷贴着石头,像一层贴肉的旧伤疤。他蹲下来,把湿毡边缘往里塞了塞,手指上的水泡磨在石面上,又拆开,又合上,疼到深处反而冷。他站起,整理腰间绳索,把一枚铁钩插得更深,以便下一阵再勾住火筏。他象是一个把屋檐下最后一根瓦再按紧的人,按完,才会去睡——但今晚没有睡。
夜黑下来,江东营里有小队持牌持盾往北门另一侧作势,旗影飘动,钲声忽远忽近,像故意让你以为雷还在。合肥城上更鼓按节,不快不慢。风旗颜色在月下反白,火眼每更换班,手里汗湿的旗杆都换一换方向,免得夜里风偷了城。
半夜,天边那一声闷雷终于滚实了。先是一点凉气从北面悄悄压下,像天把被角往你这边掖了一掖;再是一滴雨落在城砖上,滴在烧过的黑痂里,立刻冒出一点白气。第二滴、第三滴……雨一下子多了,细细密密,像一层轻纱铺在满城焦味的上空。火在壕岸上还在燃的最后几处被雨点打成一朵一朵的碎红,很快灭掉,冒出丝丝白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城上有兵悄悄地“啊”了一声,不是喊,是一口闷着的气吐出来。张辽抬手,朝他压了压掌。雨丝打在他的甲上,发出细碎的声。狼头帛带被雨濡湿,焦边软下来,贴在他臂上。他把帛带的结又摸了一遍,确定结还在,才把手放下。
“都督一怒动风雷。”他心里把这几个字翻了翻:风与火,雷与雨,皆非人所役。怒要有用,须落在人的手上,落在刀上。周瑜的怒,不是失控,是调度,他尊敬;合肥的稳,不是畏缩,是硬扛,他自知。
他俯身,用指背轻轻敲了敲女墙外沿,那是一种将习惯的动作——每一次大战之后,他都要敲敲这座城,问它:“还在吗?”
石头回了他一声很轻的“咚”。
“在。”他对自己说,“在,就够了。”
他转身,朝北门走。灵堂的白帛被雨打湿,沉了一寸;每一张白帛下面,都有一块他认得的脸。张辽穿过白帛间的雨,向每一个名字折腰。他不说话,雨帮他说了;雨落在刀背上,落在狼头上,落在每一块被刻过名字的砖背上。那名字在雨里发亮,亮得像小小的灯。
远处,江东水寨的火被雨敲得一声一声断续,最后也静了。画舫上,周瑜立在舷侧,手背抵着扇骨,指尖发白。他抬头,看这场来得极合时宜又极不合他意的雨,笑了笑,笑得如常:“天喜他不死。”
“都督——”亲信试探,“明日?”
“明日照旧。”周瑜答,“不急于一日。江东有的是米,有的是水,他有的是命吗?”他顿了顿,又轻轻补了一句,“他也有——且硬得很。阿蒙,换水为刀,去断他水,断他心。甘宁——”
“在。”
“守我两翼,别让他再借风,把火丢回来。”
“诺。”
周瑜收扇,背手入舱。雨丝落在水面,打出一圈一圈细碎的光,像无数琴弦在夜里被轻轻拨动。合肥城在雨里缩成一枚黑点,黑点上有一根白黑相间的盔缨直直竖着,像一个字,写在风雨里,不肯倒。
“孤城独对漫江红。”张辽在女墙下靠一靠,刀鞘留着半寸未合的光,像一只还未合眼的眼。他不许自己合。夜深,火熄,雨落,他仍睁着——直到更鼓再次响起,直到他确定风真正从东缓缓转到北,再缓缓转到西北;直到他知道,明日的红,来得不会像今天这样猛——但会换一种方式,来磨人的心。
他把手搭在城砖上,城砖凉,不烫。不烫的石能让人的心把热消一些。他低声道:“稳住。”
雨答他:“滴答。”
风答他:“呼。”
湖答他:“咚。”
天地四面八方的声,都化成了两个字,灌进这座城的石缝里,也灌进一个人的骨头里——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