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在外兴安岭的更北方,在茫茫原始雪林的更北方,中华国的北方军团还有一支两千人的部队,他们孤零零的坚守在勒拿河的西岸。
十月底,大学封锁山岭,郑一娘再也没有得到过邱三田他们的消息,这让这位女将军非常担忧他们的现状。
十一月初郑一娘向中华国的三个最大的水手学学院开出条件,谁能找到一个办法能够在冬季跨越绵绵群山,联系到雅库茨克城的守军,北方军团将拿出十万两白银作为研发投入,同时给予带头人一个终生荣誉奖。
这个消息被广州府,坤甸港和铁矿港的三个最大的水手学校被公布到了学校的任务栏里。
十万两白银什么概念?
这对于任何研究小组都是巨大的诱惑。
对于今天的中华国而言,他们的科学研究体系非常特别,每个妈祖水手学院都有上百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从几人到几十人都在研究一个独立的方向。
这些学院为什么聚集在广州,坤甸和铁矿港,因为研究人员的所有想法都需要工业配套才能落地,这些研究小组的身后还有上万技术工人的支援,这只有工业化城市才能提供如此多的工程师和技术工匠。
每周从东海城的临时政府驻地,都有一条三条快速海船出发,将国家需要的研究课题带去三个城市的水手学院,这些国家发布的课题会首先交给校委会,然后由他们分门别类在不同的校区张贴。
中华国的三个水手学院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但国家投入每个学校的资金,主要就是来自于最终完成的科研结果来决定的!
也就是,每个学院每年会统计他们完成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在使用方最终验收合格以后会上报议会,作为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的重要数据评判。
哪个学校想要更多的经费,更大的校园,更好的老师,请你为国家拿出成果!
同时,如果这些成果确实有社会需求,那就可以产业化,那么银行投资委员会会跟进,再进行第二阶段的产业化投资和工业布局。
在这些项目被公布以后,各个学校的小组自己讨论是否承接这个项目,可以是一个小组,也可以是多个小组联合承接。
但他们必须在十天之内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送达学校科学委员会,由科学委员会讨论其可行性。
一旦科学委员认可,就会送报东海城,由东海城的最高科学委员会在各个学校方案里选择俩个小组同步开始研究。
对,如果出现多个投标方,那么他们至少会选择两个开始同步研究,雨儿称之为“科学竞争机制”。
人只有在比赛的时候才会有劲头!
这一次的竞标结果是两个学校给出了两个不同的方案,广州港给出的方案是热气球,而铁矿港给出的方案是氢气球,两个方案殊途同归,都是从空中跨越极寒的山岭地带。
十一月底,两个研究团队都拿到了第一笔研究经费,十万两的白银投入在第一个阶段会拿出百分之三十,也就是三万两白银分给两个学校。
也就是每个学校都从银行里拿到了一万五千两白银的经费。
他们在第一个阶段要实验制造一个飞行器,要证明三件事情:第一,要在零下四十度可以飞行;第二,要可以持续飞行两千公里;第三,飞行可以控制方向,军方不要一个大气漂流飞行器;
这个实验设备可以很小,比如就搭载一个人,但必须完成这三项。
只有证明这三点,最高科学委员会才会给出第二阶段的实验经费,那是第二个三万两,用于制造第一批成品。
气球。。。看上去很简单,可真的要要制造能在-40℃、3千米高空飞行2000公里的热气球或氢气球飞行器,需围绕极端低温适应、高空环境耐受、长续航保障、人体存活支撑四大核心维度,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首先,就是气囊与蒙皮材料,这东西需同时满足耐极寒、低透气性两大核心需求 。氢气球气囊要在低温下仍能保持柔韧性,-60℃不脆裂,且氢气渗透率是一个巨大的难点;而热气球气囊其耐温范围需要覆盖-50℃至250℃,既能抵御高空低温,又能承受燃烧器的高温烘烤,这材料也绝对是一个难题 。
其次,必须做抗风与抗气压设计,外兴安岭的山地,有些山岭高达两千米,高空风速常达15 - 25米/秒,材料需具备抗撕裂强度,同时气囊需预留“压力调节阀门”,平衡高空内外气压差,避免气囊过度膨胀或收缩 。
然后,要考虑浮力与动力系统。
无论是氢气球还是热气球,如果按2000公里续航计算,需根据载重(含人员、设备、物资)精确计算气囊体积。
军方的要求是最好能够一次性携带一吨补给物资,这绝对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未有人将一吨物资用气球送出去两千公里的距离。
热气球的燃料也需要特别研发,-40℃下仍能稳定气化,避免低温气化困难的问题;燃烧器需加装“预热装置”,用尾气余热加热燃料管路,防止燃料冻结;同时配备2 - 3个独立燃料舱和加热器,防止一个设备损坏,人员全部嗝屁的问题(研究小组根本没思考过降落伞,这个温度一个人落进山区,绝对冻的比木头还硬!)
再继续思考,你会发现极端低温下人体存活也是一个难题。
座舱需做双层保温结构,要将座舱温度稳定在15 - 20℃ ,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必须两名驾驶员,否则一人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任务执行。
还要考虑人员穿戴自身的保暖,零下四十度,那绝对是冻死人的节奏。
最后是携带高能量密度应急食品(如压缩饼干和巧克力)、保温水壶(双层不锈钢材质,水温能保持60℃以上8小时),以及急救包和保暖的羊毛被。
最后是长续航与安全冗余,2000公里飞行距离,你要思考导航和飞行余量。
你他娘,这东西要一个水手要会用指南针,看地图,规划航线,还要会用六分仪和航海钟,要能在空中确定经纬度。
氢气球还有一个坑爹的东西需要思考,那玩意易燃易爆,要考虑多气囊分舱结构,以及人员安全问题。
好在第一个阶段,只需要演示一个人的操作,不需要解决一吨重物体的运输问题。
可一个人和材料在零下三四十度都要能扛住,还要在空中飞行足够的时间,在这个时代也是很牛逼事情了。
最终通过测试的是铁矿港的氢气球方案。
氢气气囊的核心材料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丝绸,这是他们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能兼顾密封性、轻量化和可获取性的最优选择 。
先是给丝绸涂覆天然橡胶树汁液 ,利用橡胶的黏性填补织物纤维间隙。再在橡胶涂层外再涂一层亚麻籽油与蜂蜡的混合剂,既增强防水性来应对雨雪,又能减少橡胶在低温下的脆裂,延长气囊使用寿命 。
为了减轻重量和考虑安全性问题,他们的设计了一种船型钢竹结构,嗯,整体造型像是一条竹片弯出来的巨大船体,上面捆绑有三个巨大的氢气球气囊。
下面的吊舱也是竹子做的,中间用粗麻绳连接,吊篮后部有用三次蒸馏后的高纯度酒精作为燃料的斯特林发动机螺旋桨推进器。
这台斯特林发动机重量为两百四十公斤,能提供五马力的动力,同时酒精燃烧后的热量会通过铜皮散热片给驾驶舱整体升温。
同时吊舱里面还有二十个高压氢气气瓶,可以给氢气球补充氢气。
这玩意经过两个月制作,在三月七日送到东北,在瑷珲的天空上飞行了十个小时,飞行员中间还降落过一次,为了解决个人卫生问题。。。
紧接着,他们在东北进行了一次长距离飞行,一个飞行员带着马桶上了驾驶舱,从瑷珲直杀长春。
结果,这一次飞行的总时间是29个小时,当这个大家伙降落在长春外时,所有没有见过世面的人都跑出来观看,人山人海。
他们计算了总路程,从瑷珲到长春大约900公里,这个氢气球的时速应该是30公里左右。
飞行员最后不好意思的说道:“后半段我飞错了方向,夜里用六分仪和航海钟矫正过航向!”
再次计算三个点之间的总距离和时间,他们发现这玩意能飞接近四十公里左右每小时。
三月十日,氢气球再次返回,十一日凌晨抵达瑷珲。
郑一娘看着五人工程师小组,问了一个问题:“敢不敢直飞一次雅库茨克城?我给你们五人一千两白银飞一次!而且只要飞行成功,剩下的科研经费立刻拨付!”
“一千两?经费全部拨付?”,五个人立马来精神了!
私下商量了一下,飞行员表示他比较危险,这一千两他要多分一点。
于是五个人私下定好了分钱计划,立马找到郑一娘拍着胸口说道:“我们敢飞!”
郑一娘知道,有前半句他们没说,那就是“只要给我们一千两!”
郑一娘写了一封信,让飞行小组给雅库茨克城送去大约一百公斤的重要补给,主要是一些弹药。
人为财死,这群货就为了一千两,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长距离氢气球飞行就这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