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之龙腾四海

第69章 世纪初的欧洲(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1814年的伦敦总是雾气蒙蒙,其实不是雾,是烟——来自无数工厂烟囱、煤矿高炉和烧煤取暖的千家万户,日夜不停地喷吐着浓烟,把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压抑的灰黑之中。街道上泥泞不堪,马粪与煤渣混在一起,被行人和马车反复踩踏,形成一种刺鼻而黏腻的气味,钻进每一个角落,也钻进每一个穷人的肺里。

这是一个繁荣与贫困并存的时代,是一个帝国扩张与人民挣扎并存的时代。

在距离伦敦不远的诺森伯兰郡,寒风如刀,刺骨的冷意渗入每一寸土地。在一处深藏地下的煤矿入口,几个瘦小的身影正佝偻着背,等待下井的指令。

他们不是大人,甚至不是少年——他们是孩子,最小的不过六七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一二岁。

他们穿着破旧单薄的衣服,赤着脚或踩着早已磨破的木鞋,脸上脏得看不出原本的模样,只有一双眼睛,大得惊人,透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疲惫与麻木。

“快走,别磨蹭!”监工挥舞着皮鞭,冲着他们低吼,“今天矿道塌了一截,你们钻进去,把碎石扒出来,多挖一筐,就多给一口饭吃!”

这些孩子,是矿工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父亲、兄弟,大多也在矿井里卖命,有的永远没能上来。

而家里没有壮年男人能下井挣钱的,就只能靠这些孩子。

“妈妈病了,弟弟还小……我得下去。”一个约莫九岁的男孩低声说,攥紧了手中的矿灯,那灯是用破旧的铁罐和玻璃片自制的,灯光微弱得像风中残烛。

他爬进狭窄的矿道,身后是几十个同样瘦小的身影。他们将在黑暗、潮湿、缺氧的地下,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用稚嫩的手,一镐一镐地刨出煤炭——这座帝国工业的血液,也是他们苦难生活的根源。

而在地面上的矿工村里,妇女们挤在破旧的木屋里,一边照顾生病的老人和孩子,一边为地下的亲人祈祷。她们的丈夫、儿子、兄弟,可能今天还能上来,也可能永远留在那片黑暗之中。

伦敦东区,一条窄巷里挤满了低矮的房屋,屋顶上的烟囱冒着黑烟,屋内的炉火微弱,几乎无法驱散寒意。

一个中年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一张纸——那是税单。

“济贫税、窗户税、盐税、煤税,战争税,现在还要再加地税……”他喃喃念着,眉头紧锁,“这他妈连窗户都要收钱?我们连窗户纸都补不上!”

他的妻子坐在屋内,正用一块发黑的布擦拭着桌上的几个破盘子。他们的孩子,一个七岁,一个五岁,瘦得皮包骨头,坐在角落里啃着一块发硬的黑面包,那面包里掺了大量的麸皮,甚至还有碎木屑。

“爸爸,我饿。”五岁的孩子抬头看着他,声音微弱。

男人咬紧牙关,把税单揉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

“我明天去码头扛货,再找点零工。”他低声说,“你们再撑一撑,撑到开春,说不定……”

可他心里清楚,开春也不会好起来。

因为英国正在打仗。

为了对抗拿破仑,为了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为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为了那些贵族商人的利益,这个国家在疯狂地压榨它的人民。

税收层层加码,物价飞涨,面包贵得像黄金,煤炭贵得像白银,而工人的工资,却几乎十年没变。

他们用尽了国力,一边在海外扩张,一边在欧洲大陆与法军厮杀,而代价,却是国内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血汗与生命。

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诞生中产阶级的国家。

那是工业革命的奇迹,是蒸汽机与纺织厂的产物,是铁路与股票市场的奇迹。无数普通人通过投资、创业、经商,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成为社会的新阶层——他们不是贵族,却也不再是赤贫的工人,他们是商人、工厂主、银行职员、小店主,是这个国家“繁荣”的象征。

可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夜之间,跌入了贫困的深渊。

因为东印度公司的股价崩盘了。

这家曾被誉为“帝国支柱”的公司,垄断着印度的贸易,掌控着东南亚的航线,是英国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无数中产阶级家庭,将毕生的积蓄投入其中,盼望着分红与升值。

然而,1813年前后,随着战争开支的加剧、殖民地管理的混乱、以及内部腐败的曝光,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开始暴跌。

一场股灾席卷了整个伦敦金融市场。

股价一泻千里,无数中产阶级家庭的积蓄化为乌有。有人破产,有人自杀,有人变卖家产,有人沦落街头。

曾经体面的商人,如今在码头扛货;曾经穿着礼服出入咖啡馆的银行职员,如今在街边叫卖火柴;曾经的“绅士阶层”,如今连孩子的面包都买不起。

愤怒,在蔓延。

街头巷尾,人们低声议论着,眼神里充满了愤怒与绝望。

“贵族要打仗,因为他们靠战争赚钱,而我们流血,我们挨饿!”一个码头工人对着同伴怒吼。

“税越收越多,面包越来越贵,我们的命却越来越不值钱!”一个纺织女工咬牙切齿。

“那些贵族老爷们,拿我们的钱去印度买奢侈品,现在公司垮了,我们的钱呢?谁来还我们!”

“那么多殖民地,每天报纸上都写着胜利,可钱呢?那些殖民地的钱呢?我们越来越穷,是不是贵族要吸干所有人的血,才肯罢休!”

不满的情绪,像地下的岩浆一样,在黑暗中积蓄着热量,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

而此刻的英国政府,依旧在往海外派兵,依旧在向欧洲战场输送物资,依旧持续不断的向人民征收越来越高的重税。

他们看不见,或者说,他们选择看不见——那些在矿井里爬行的孩子,那些在寒风中颤抖的家庭,那些因股灾而一夜赤贫的中产阶级,那些被压榨到极限的普通劳动者。

但在那烟尘弥漫的天空之下,在那灰暗冰冷的城市之中,人民的怒火,已经点燃。

这就像地底的岩浆,你看不见,但它早已在燃烧,在不断翻涌,在积蓄力量。

1814年,俄罗斯的冬天来得格外早。

莫斯科以东三百公里,一个名叫米哈伊洛夫卡的小村庄,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宛如一块沉寂的白布,铺展在苍茫的荒原上。寒风从乌拉尔山脉的方向呼啸而来,穿过光秃秃的白桦林,卷起地上的雪粒,拍打在那些低矮破旧的木屋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这是俄罗斯大军正在向法国腹地挺进的一年,但在米哈伊洛夫卡,战争还远得像天边的雷声,村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活过这个冬天。

村子的边缘,有一间极为普通的农家小屋,屋顶上的茅草已经发黑,有些地方还塌陷下去,露出几根腐朽的木梁。墙壁是用泥和木条混合夯成的,经过多年风雪侵蚀,早已斑驳不堪,缝隙里塞满了干草,以防寒风灌入。

屋子里,烟雾缭绕。

一口铁锅架在简陋的炉灶上,烧着从附近森林里捡来的枯枝。炉火微弱,勉强能煮熟一锅稀薄的菜粥,却不足以让整个屋子暖和起来。墙角堆着几捆干草,算是全家人的“床铺”,上面铺着破旧的羊皮袄和粗麻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舍我其谁之围棋少年李浩
舍我其谁之围棋少年李浩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梦想高飞
都市至尊神豪:开局救校花就变强
都市至尊神豪:开局救校花就变强
云景阳(惊愕):“…系统?无限黑卡?格斗精通?!…拼了!(巷战过后)苏清月(脸颊微红):“谢谢你,云景阳…能加个微信吗?(同学聚会上)张明(炫耀):“尝尝我这特供茅台,一瓶顶你半年工资!云景阳(轻笑):“假酒。瓶盖防伪标颜色死板,挂杯杂乱,酒精勾兑的。(亮出黑卡)众人(倒吸凉气):“运通百夫长黑金卡?!(古玩市场)杨若薇(美目放光):“明代螭龙璧?这漏捡得神了!云景阳,你到底是谁?(商
烟雨寒舟
茅山续命人
茅山续命人
关于茅山续命人:生于八十年代初,陈默身负“阎王债命,克亲招鬼,未满月即被弃于深山喂狼。垂死之际,被茅山遗脉玄尘子所救,以一道“镇命符强锁阴司索债,授以画符捉鬼的茅山秘术,苟延残喘。十年后,师父油尽灯枯,陈默携仅有的半本残卷、一支秃笔下山,重回人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但旧时代的阴霾并未散尽。城镇角落暗藏凶宅,厂矿深处时有诡闻,气功热潮下邪祟暗涌,古老禁忌仍在乡野流传。他凭一手生涩符术,在质疑
西瓜瓤
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苏烨觉醒宿慧后,以诚意打动华佗留驻,用医术治愈黄忠之子收服猛将,凭远见招揽文聘为辅。创归元诀助麾下突破,建隐秘营地练兵,借商会改革积累财富。乱世之中,聚四方良将,力图复兴汉室,开创太平盛世。
饼田田
洪荒:这个天帝不好惹
洪荒:这个天帝不好惹
关于洪荒:这个天帝不好惹:穿越成光杆司令昊鹏,面对圣人的算计,我反手签到大礼包到账!招仙神,建秩序,立天威!当封神大劫起时,元始天尊愕然发现,这个天庭怎么和推演的不一样?
靖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