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艺之神》最新章节。
唐·宫束班造陌刀记
第一场:宫束班工坊 - 日 - 内
【工坊宽敞,木屑与炭火气息交织,二十余张案台前散落着铁坯、锤具与图纸。
墙面上悬挂着“宫束班”鎏金匾额,下方小字标注“专造神兵,供奉军伍”。】
【李大锤赤着上身,古铜色脊背汗珠滚过旧疤,
正抡着三十斤重锤砸向烧得通红的铁坯。铁花溅在青砖地,烫出点点黑痕。】
李大锤(吼得震耳):老三!风箱再拉快点!这铁坯跟没睡醒似的,没火气!
【王老三蹲在风箱旁,圆脸蛋憋得通红,双手交替拉杆,风箱“呼嗒呼嗒”喘着粗气。】
王老三(喘着气喊):大锤哥!我这胳膊都快甩脱臼了!
再说陌刀坯子要“焖火”,哪能跟打铁锅似的猛烧?
【张秀才捧着卷《武经总要》,凑到案台前,眼镜滑到鼻尖。
他指着图纸上“陌刀,长一丈,重二十斤”的标注,又戳了戳桌上歪歪扭扭的铁条。】
张秀才(扶了扶眼镜):你们俩别吵,先看这尺寸。
昨日刘监工说,陌刀要能让步兵双手握柄,横扫骑兵马腿,
可咱们这铁条……(比划着)短了半尺,还歪得跟地里的黄瓜似的。
【赵小乙突然从工坊角落蹦出来,手里举着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献宝似的凑过来。】
赵小乙(声音脆生生):秀才哥你看!我今早去铁匠铺,见他们用这“滑石粉”擦锤柄,说能防滑!
咱们造陌刀,握柄也得用这个,省得将士们打仗时脱手!
【李大锤放下锤子,伸手去拿滑石粉包,没成想手滑,包掉在地上,粉末撒了王老三一裤腿。】
王老三(跳起来拍裤子):赵小乙!你这憨货!这滑石粉沾了炭灰,跟泥似的,一会儿风箱拉杆都得被你弄滑!
【众人闹作一团时,工坊门“吱呀”一声开了,监工刘大人背着手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挎刀的兵卒。】
刘大人(眉头一皱):宫束班的人都闲得慌?三日后就要给陌刀队送第一批试造刀,你们这连个成型的坯子都没有,是想挨军法处置?
【众人瞬间噤声,李大锤赶紧捡起地上的铁坯,递到刘大人面前。】
李大锤(挠着头):刘大人,不是我们偷懒,这陌刀要求太高了——刀身要“百炼钢”,还得两面开刃,咱们试了三次,要么刃口崩了,要么刀身弯了,实在难弄。
【刘大人接过铁坯,用手指弹了弹,发出沉闷的声响。】
刘大人(沉声道):我昨日去兵部,见了李嗣业将军的陌刀队操练。
那些将士说,好的陌刀能一刀劈断马骨,你们造的要是连铠甲都划不破,前线将士拿什么挡叛军骑兵?
(从袖中掏出一张纸)这是工部新送来的“包钢法”图纸,你们今晚就研究,明日必须出两个合格坯子,不然都别想吃饭!
【刘大人把图纸扔在案台上,甩袖离去。
众人围过来看图纸,张秀才指着上面的“熟铁为骨,生铁为刃”字样,眼睛亮了。】
张秀才(拍了下手):我懂了!之前咱们只用一种铁,太脆或太韧,
现在用熟铁做刀身,能扛住冲击力,再把生铁锻在刃口,锋利度就够了!
王老三(搓着手):那今晚咱们就试!我多烧两炉炭,风箱保证拉得比驴跑还快!
赵小乙(举起滑石粉包):我去洗干净滑石粉,再找些桑木做握柄,桑木结实,还不容易裂!
【李大锤看着众人干劲十足的样子,咧嘴一笑,重新拿起锤子。】
李大锤(挥了挥锤子):行!今晚谁也别偷懒,咱们宫束班虽说是群憨货,但绝不能让前线将士笑话!
【炭火重新燃起,风箱声、锤击声、讨论声在工坊里回荡,墙上的宫束班匾额,在火光中泛着暖光。】
第二场:宫束班工坊 - 夜 - 内
【工坊里点着十几盏油灯,光线昏黄却明亮。案台上摆着两堆铁料,一堆是泛着暗红色的熟铁,一堆是泛着银白色的生铁。】
【李大锤把熟铁坯放进炭炉,王老三蹲在风箱旁,这次不用人催,双手飞快地拉杆,风箱“呼呼”作响,炉火窜起半尺高,映得众人脸通红。】
张秀才(捧着图纸,凑在炉边):大锤哥,等熟铁烧到“樱桃红”就能拿出来锻打,记得先敲出刀身的轮廓,别太急着锻刃。
【李大锤点点头,用长钳夹出熟铁坯,通红的铁坯冒着青烟,他抡起锤子,“咚!咚!咚!”的声音沉稳有力。
每砸一下,铁坯就往刀形靠拢一分,溅出的铁花落在油灯旁,吓得赵小乙赶紧往旁边躲。】
赵小乙(手里拿着削好的桑木柄):大锤哥你小心点!别把油灯砸翻了,不然咱们今晚的活就白干了!
【王老三拉了会儿风箱,起身揉了揉胳膊,瞥见案台上的滑石粉包,突然想起什么。】
王老三(拍了下大腿):对了!包钢的时候得用黏土把熟铁刀身裹住,
只露出要贴生铁的地方,这样锻打的时候,生铁才不会粘在不该粘的地方!
【张秀才眼睛一亮,赶紧找了个陶碗,倒出滑石粉,又加了点水,调成糊状。】
张秀才(搅拌着黏土):老三你这脑子终于开窍了!之前我在书上看到过“泥封锻打”,就是这个道理,能保证刃口的纯度。
【李大锤把锻好的熟铁刀身放在案台上,
张秀才赶紧用黏土把刀身除刃口外的地方都裹住,只留一道半寸宽的凹槽。
王老三则把生铁烧软,用锤子敲成薄片,小心翼翼地贴在凹槽里。】
李大锤(深吸一口气):接下来就是关键了,得把两者锻打在一起,力道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轻了粘不牢,重了会把熟铁砸裂。
【他重新夹起刀坯放进炉里,等黏土干得差不多,铁坯再次烧红,便抡起锤子,
这次的力道比之前轻了许多,每一下都落在刃口处,“笃!笃!笃!”的声音比之前柔和不少。】
【赵小乙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块湿布,等李大锤停下,就赶紧递过去。】
赵小乙(小声说):大锤哥,你额头上的汗都滴到刀坯上了,小心烫着。
【李大锤接过湿布擦了擦汗,看着刀坯上渐渐融合的熟铁与生铁,嘴角露出笑意。】
李大锤:快成了!你们看,这刃口已经有光泽了,再锻打两次,就能淬火了。
【张秀才凑过去看,突然皱起眉头。】
张秀才:不对,刃口有点歪,左边比右边厚了点,这样砍东西的时候容易偏。
【王老三赶紧拿过一把直尺,量了量刃口,果然差了半分。】
王老三(挠着头):这可咋整?都快锻好了,总不能拆了重来吧?
【李大锤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拿起锤子,对准刃口较厚的地方,轻轻敲了起来。】
李大锤(沉声道):别急,慢慢敲,总能敲平。咱们造的是陌刀,是要救人性命的,一点差错都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