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最新章节。
下课铃声响起,教室里再次恢复了喧闹。
杨明宇回到办公室,关上门,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他从抽屉最深处,拿出了高一(14)班的学生档案,翻到了属于陈静的那一页。
档案上的照片,是一个留着齐耳短发、戴着黑框眼镜的女孩。她怯生生地看着镜头,眼神里满是躲闪。
档案记录很简单:陈静,女,父母均为普通工人。家庭关系和睦,无不良记录。附在后面的,是她从小到大的成绩单。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毕业,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尤其是理科,几乎次次都是满分。但在“奖惩记录”和“社会活动”那一栏,却是一片空白。
没有三好学生,没有优秀班干部,没有参加过任何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甚至连运动会的报名表上,都没有她的名字。
一个成绩上的优等生,却是集体生活中的隐形人。
杨明宇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上那张苍白的小脸,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他记得,上一世的高中三年,陈静就是这样度过的。她永远坐在最角落的位置,永远不和任何人交流,永远用那双惊恐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她的试卷又永远是班里分数前几名之一,但她的名字却从未在课堂上被老师主动提起过,因为所有老师都知道,叫她回答问题,等于让全班一起陷入尴尬的沉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时的自己年轻气盛,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对付王昊、林天这些调皮捣蛋的“明患”上,对于陈静这种不惹事成绩又好的“隐患”,他选择了无视。他甚至觉得这样也挺好,至少不用他操心。
直到毕业多年后,在那个让他悔恨终生的同学聚会上,他才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陈静那令人扼腕的未来。
“陈静啊?听说在老家的市图书馆工作,就是管借还书的那个。”
“唉,可惜了,当年她学习多好啊!我记得高考分数比我还高呢!”一个在上海当了公司高管的同学感叹道,“听说她大学就那样,不参加社团,不跟人说话,毕业论文答辩都差点没过,导师说她有交流障碍。那么好的脑子,全浪费了。”
“是啊,前年我回家还见过她一次,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是跟上学时一样,看见人就低着头躲,唉……”
……
他亲手葬送了一个本该在学术殿堂里闪耀的天才!他让她守着一座无价的宝库,却穷困潦倒地度过了一生!
“不……”杨明宇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神中的悔恨已经化为钢铁般的坚定。
“这一世,我绝不会再让你躲在角落里!”
他开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为陈静量身定做一套“自信重建计划”。
对付林天,用的是“目标激励法”,将他的游戏欲转化为对编程的创造欲。
对付赵敏,用的是“釜底抽薪法”,先解决她家庭的后顾之忧,再用兴趣引导她走向医学之路。
而对付陈静,这两种方法都行不通。
强行把她推到台前,就像今天这样,只会加剧她的恐惧。单纯的鼓励和表扬,对她那根深蒂固的自卑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必须另辟蹊径。
杨明宇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了办公桌上那几本被理科攻坚组翻得卷了边的讨论记录本上。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她整理能力特别强,可以让她由学习小组的学习委员转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多给班级布置学习任务,然后让她去检查,不管是检查组员还是小组组长,这不都是让她和外界多接触嘛?班级接触多了,在一步步的往外去引导,这样还会有交流障碍吗?
他要做的,不是把她粗暴地拽出来,而是要引导她,让她自己一点一点地,从这个坚硬的茧中走出来。
打定主意后,杨明宇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是下午最后一节课的课间了。他拦住了办公室走廊前的其他同学,让他去14班告诉陈静来办公室一趟。
……
放学的铃声响彻校园。
学生们喧闹着冲出教室。14班的学生们在走廊上还在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趣事,林天和王昊又因为一个无聊的话题吵了起来,张伟在旁边憨憨地笑着劝架。
这一切的热闹,都与陈静无关。
当外班的同学长将杨明宇的话转告给她时,她又开始紧张起来。
老师找我?为什么?
是因为我上课没有回答问题吗?他是不是要批评我?是不是觉得我让他丢脸了?
无数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海里浮起。她磨蹭了很久,直到教学楼里的人都快走光了,才迈着灌了铅的双腿,一步一步地挪向班主任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透出温暖的灯光。她站在门口,抬起手,却迟迟不敢敲下去。手心全是冷汗。
“是陈静吗?进来吧,门没锁。”
杨明宇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陈静吓了一跳,还是鼓起勇气,轻轻推开了门。
办公室里只有杨明宇一个人。看到陈静进来,杨明宇站起身,微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别站着,过来坐。”
陈静局促不安地走到椅子前,却没有坐下,只是低着头,双手紧张地捏着自己的衣角,像一个等待审判的犯人。
“找你来,是想请你帮个忙。”杨明宇没有说任何与课堂有关的话,他的语气轻松得像是在和朋友聊天。
帮忙?陈静有些错愕。
“在小组学习时你的笔记做得特别好。”杨明宇话锋一转,目光温和而真诚地看着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天赋。”陈静的心猛地一跳,脸颊又开始发烫。
“所以,我想让你发挥更大的作用,想让你从帮小组成员扩大到帮全班。请你出任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和‘特约知识整理员’。”杨明宇说出了他酝酿已久的计划,“帮我,也帮全班同学,把每天各科上课的笔记和重点知识,整理成一份清晰、系统的‘知识库’。怎么样?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
他特意用了“特约”这样的词,就是为了降低陈静的心理压力。陈静的大脑一片空白。她设想了无数种被批评的场景,却唯独没有想到,等待她的,竟然是这样一个“任务”。
让她整理笔记?这是她最擅长,也是唯一擅长的事情。
她看着杨明宇那双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一丝一毫的逼迫和压,只有请求。
她心中的恐惧,似乎被这股温暖融化了一角。
“我……我……”她张了张嘴,喉咙干涩,依旧发不出完整的声音。
杨明宇没有催促,只是将那杯温水递到她面前:“别紧张。这件事不着急,你先回去,试着整理一个学科看看。如果你觉得不喜欢,或者太累,随时和我说。这只是一个请求,不是命令。”
陈静看着眼前的玻璃杯,杯壁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她的内心也如同杯子一样,被杨老师的内心温暖开了一些。
她犹豫了很久很久,漫长到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最终对着杨明宇,轻轻地点了点头。
杨明宇笑了。
种子已经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