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运城系列2,案件大全集03》最新章节。
话刚说完,两边老人都愣了愣,原本紧绷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孩子爸爸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又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妻子,一时没出声。
孩子奶奶先皱着眉开口:“那立新户口本,得准备啥材料啊?”
孩子爷爷跟着追问:“新户口本办好,孩子户口就能直接上了不?”
孩子外婆也凑过来,语气急切:“要是以后我们帮着带孩子,住一起满多久算‘长期居住’?”
孩子外公接着问:“新户口本的户主,选爸还是选妈,对孩子上学有影响不?”
我看着还在琢磨的两家人,把立新户口本需要的材料清晰列了出来:“新户口本要准备的材料不复杂,主要是三样——第一是你们新房的房产证,得是要当新户主的那一方名下的;第二是新户主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都要带;第三就是填一张迁移居住证明,在咱们大厅就能领表填写,按要求填完就行。”
话音刚落,孩子妈妈立刻掏出手机记下来,孩子爸爸也凑过去看,两边老人则凑在一起,小声嘀咕着房产证和身份证的事,刚才剑拔弩张的气氛,总算缓和了不少。
我又接着补充,把孩子上户口的关键材料跟小夫妻和两边老人说清楚:“给孩子上户口,主要需要三样东西——第一是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这个是必须的;第二是你们夫妻俩任意一方的居民户口本原件,得是新立的户口本或者你们现在各自的户口本;第三就是对应的父母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都要准备好,核对没问题就能办。”
孩子妈妈赶紧点头,从包里翻出孩子的出生证明看了一眼,确认没弄丢;孩子爸爸则摸了摸口袋里的身份证,小声跟妻子说:“那咱们回头先去把新户口本办了,再带这些材料来给孩子上户口。”
我看着小夫妻紧张记录的样子,又补充了一句,让他们放宽心:“不用跑两趟,这里可以一次性办理。你们把立新户口本的材料,还有孩子上户口需要的出生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原件都带齐,到对应窗口提交,工作人员会一起审核办理,办完新户口本就能直接给孩子落户口。”
这话一出,孩子奶奶立刻松了口气,笑着说:“能一次性办了就好,省得来回跑冤枉路!”孩子外婆也点点头,催着小夫妻赶紧回家找材料,大厅里原本的争执感,彻底变成了忙前忙后的踏实劲儿。
我看着两边老人还在纠结“带孩子住一起”的事,索性把居住证办理的要求也说清楚:“要是以后老人过来帮忙带孩子,需要办理居住证的话,流程也简单——本人(也就是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带好自己的身份证、近期一寸免冠照片,再到咱们这填一张居住证申请表,提交审核通过就能办,不用额外跑其他地方。”
话刚说完,孩子奶奶立刻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身份证和一叠照片,扬了扬说:“你看,我早把这些东西装着了,就怕要用的时候找不到!”孩子外婆也赶紧拉过孩子外公,从他的外套口袋里翻出身份证和照片:“我们俩的也带着呢,要是能办,今天就一起办了,省得下次再跑!”
两边老人拿着证件凑到窗口前,原本的顾虑消散不少,连带着看彼此的眼神都温和了些——显然,能踏实帮着带孩子,比纠结户口落在谁家更让他们在意。
我看着孩子外公还在担心户主影响上学的事,特意把话说明白,让一家人都放心:“大家不用纠结户主选爸还是选妈,孩子上学不会受户主影响。只要孩子户口落在你们的新户口本上,再拿着房产证证明实际居住地址,到对应的学区学校报名就行,跟谁当户主没关系。”
这话一落地,孩子外公明显松了口气,笑着拍了拍孩子爸爸的肩膀:“那我就放心了,之前还怕选户主影响孩子上学,这下不用瞎操心了。”孩子奶奶也跟着点头,原本还残留的一点顾虑,彻底烟消云散。
所有材料审核通过后,窗口工作人员很快就办好了手续——新户口本递到小夫妻手里时,封皮还是崭新的;孩子的户口页夹在里面,信息登记得清清楚楚。小夫妻捧着户口本,又看了看怀里安睡的孩子,脸上满是踏实的笑意。
另一边,四位老人的居住证也陆续办好。孩子奶奶接过自己的居住证,反复看了好几遍,笑着跟孩子外婆说:“这下好了,以后过来带娃,再也不用愁居住证的事了!”孩子外公和爷爷也拿着证件互相看了看,之前因户口争执的紧绷感,彻底变成了轻松的笑容。
一家人围着窗口,手里攥着新户口本和居住证,连声道谢后才慢慢离开。看着他们说说笑笑的背影,大厅里的值班民警也忍不住感慨:“总算顺顺利利解决了,比预想的省心多了。”我点点头,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比起追查凶案的惊心动魄,这样平平淡淡的圆满,更让人觉得踏实。
刚送走办理户籍的一家人,没过几分钟,SCI调查局大厅就又走进来四个人——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两个孩子,男孩背着书包,看起来十三四岁,女孩手里攥着作业本,年纪稍小些。一家人刚进门,中年女人就急着走到接待台前,语气带着焦虑:“警察同志,我们想咨询下孩子上学的事,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来麻烦你们!”
中年男人在一旁补充,手里还拿着两张学校的通知:“我们家俩孩子,大的上初三,小的上六年级,之前一直在老家上学。这不是刚在市里买了房,想把孩子转过来,可学校说我们的居住证明有问题,不让入学,这都快开学了,我们急得晚上都睡不着觉。”
大男孩站在妈妈身边,低着头小声说:“我怕转不过来,耽误中考复习……”小女孩也跟着点头,紧紧攥着妈妈的衣角,眼里满是不安。中年夫妻看着两个孩子,脸上的愁容更重了,不停追问:“您看我们这种情况,到底还能不能办转学?需要补什么材料,我们现在就去准备!”
我看着一家人焦虑的模样,尤其是两个孩子眼底藏不住的不安,放缓语气说道:“你们别太急,其实不用死磕之前的学校。可以考虑去江德高级中学,那所学校不按常规的中考、高考流程走,主要看学分制考核和分班考试,对转学生的适配性更高。这样,我正好这会儿不忙,带你们过去对接学校的招生办?”
这话让中年夫妻瞬间抬起头,眼里满是惊喜,中年女人甚至下意识攥紧了丈夫的手:“真的能去吗?那所学校我们听说过,就是不知道转学生能不能进……”大男孩也猛地抬头,原本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小女孩则怯生生地看向我,眼里多了几分期待。
我看着一家人眼里的期待又掺着几分不确定,笑着补充了一句,让他们彻底放宽心:“放心,我四年前就是从江德高级中学毕业的,学校的招生流程和老师都熟,对接起来肯定顺利。”
话音刚落,身后就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没问题,欢迎这两个孩子加入江德高级中学。”转头一看,是穿着正装的陆景深,他手里还拿着学校的招生手册,“我爸是江德的陆校长,早上我还跟他提过近期有转学生咨询,他特意交代我,要是遇到合适的学生,直接对接就行,不用走复杂流程。”
中年夫妻听到这话,瞬间松了口气,中年男人激动地搓着手:“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本来以为没希望了,没想到还能遇到这么好的事!”大男孩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小女孩也松开了攥着衣角的手,悄悄拉了拉哥哥的袖子,眼里满是雀跃。
我和陆景深带着一家四口走进江德高级中学的招生办,刚进门,坐在办公桌后的招生办老师就抬起头,看到我身边的两个孩子,笑着问道:“风生,他们俩就是要来我校就读的学生吧?”
“对,这是初三的男孩和六年级的女孩,成绩都很优秀,特意带过来对接入学手续。”我点头回应。
招生办老师立刻拿出登记表,一边记录信息一边朝门外喊了一声,没过几分钟,初三和六年级的所有班主任就都赶到了招生办,围着两个孩子询问学习情况。当家长拿出孩子之前的成绩单时,班主任们都眼前一亮——两个孩子的各科成绩基本都名列前茅,甚至有好几门科目分数超过了各自年级的第一名。
就在班主任们围着孩子讨论分班安排时,门口突然冲进来一个穿高跟鞋的女人,她一把推开人群,看到桌上的成绩单后,突然大发雷霆,指着招生办老师喊道:“凭什么他们能直接进!我家孩子托了关系还等了半个月,他们凭什么一来就能安排班主任对接?这太不公平了!”
我看着女人激动的模样,语气坚定地反驳:“你托关系本身就不符合学校的招生规定,还想让孩子凭借关系在学校里‘乱整’,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被允许。江德中学只看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不看任何关系背景,你要是明白这一点,就不该在这胡搅蛮缠。”
这话彻底点燃了女人的怒火,她猛地提高音量,伸手就要去拍招生办的桌子:“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教训我!我托关系怎么了?我花了钱的!凭什么他们两个外来的孩子能优先入学,我家孩子就得等!今天你们必须给我个说法,不然我就闹到校长室去!”
她的声音在招生办里回荡,原本围着两个孩子的班主任都停下了讨论,中年夫妻也紧张地护住孩子,大男孩皱着眉挡在妹妹身前,整个招生办的气氛瞬间变得紧绷起来。
女人的喊声还没停,招生办的门就被推开,陆校长走了进来——他穿着深色中山装,脸色严肃,刚进门就听到女人的叫嚣,当即冷声道:“我呸!在江德高级中学,从来就没有‘托关系入学’这套歪门邪道!”
女人转头看到陆校长,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又梗着脖子喊道:“你就是校长又怎么样!我认识你们教育局的人,我家孩子早就该入学了,凭什么让这两个外来的孩子抢名额!今天你要是不给我解决,我就去教育局告你们!”
她说着就要冲上去拉陆校长的胳膊,被一旁的陆景深及时拦住。女人见状,彻底撒起泼来,一边跳脚一边哭喊:“你们学校欺负人!凭成绩凭什么?我家孩子花钱也能进!你们就是故意针对我!”
招生办里的人都被她的动静吸引,班主任们纷纷皱眉,中年夫妻更是把两个孩子护得更紧,生怕冲突波及到孩子。陆校长看着撒泼的女人,脸色越来越沉,语气也多了几分威严:“你再在这里闹事,我就叫保安了!江德的规矩,不是你想破就能破的!”
女人还在招生办里哭喊撒泼,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教育局的领导带着工作人员走了进来。他刚听完陆校长的简单说明,又看到女人撒泼的模样,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指着女人厉声说道:“你还要不要脸!托关系走后门本就不合规矩,现在闹到学校来丢尽脸面,赶紧带着孩子回老家去,别在这给我们教育局抹黑!”
女人没想到教育局领导会直接当众斥责她,愣了一秒后,怒火更盛,她指着领导尖叫:“你凭什么说我!我给你送过礼的!你现在翻脸不认人?我告诉你,今天我家孩子要是进不了这所学校,我就去省里告你们!告你们官官相护!”
她一边喊一边要冲上去抓挠领导,陆景深和工作人员赶紧上前拦住。女人挣扎着,头发乱作一团,嘴里还不停咒骂着,整个招生办被她闹得鸡飞狗跳,连窗外路过的学生都忍不住探头张望。
女人正撒泼挣扎着,一道带着无奈的声音突然从她身后传来:“妈妈,你干什么啊?”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站在门口,手里还提着公文包,脸上满是尴尬和疲惫。她快步走到女人身边,拉住她的胳膊,又气又急地说:“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已经高中毕业3年了,早就不用上学了!你怎么还跑到学校来闹,非要给我办入学?你这不是让大家看笑话吗!”
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在了女人头上。她愣在原地,眼神发直地看着姑娘,嘴里喃喃道:“高中毕业3年了?不对……你明明还没上高中,我得给你找最好的学校……”
姑娘叹了口气,无奈地对在场的人解释:“我妈这两年记性不太好,总记混我上学的事,这次不知道怎么就查到这所学校,非要来给我办转学。实在对不起,给大家添麻烦了。”
一场因老人记性偏差引发的闹剧终于落幕,女人在女儿的耐心安抚下,渐渐平静下来,跟着女儿不好意思地向众人道歉后离开了招生办。
闹剧散去,招生办重新恢复了秩序。初三和六年级的班主任分别接过两个孩子的材料,笑着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欢迎加入我们班,正好明天开学,跟我去熟悉下教室吧。”
中年夫妻看着两个孩子跟着班主任走向教学楼的背影,悬了一路的心彻底落地,转头对我和陆景深连连道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陆校长也笑着补充:“放心,学校会好好照顾两个孩子,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们。”
阳光透过招生办的窗户,落在崭新的课本上,两个孩子回头朝父母挥了挥手,脸上满是对新校园的期待——这场小插曲过后,他们终于顺利踏入了新班级,开启了在江德高级中学的学习生活。
刚送完两个孩子进班级,招生办门口又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推门进来的是个扎着高马尾的女孩,手里抱着一叠厚厚的奖状和成绩单,身后跟着一位中年女士。女孩走到招生办老师面前,将材料轻轻放在桌上,声音清脆:“老师您好,我是来办理入学手续的,这是我的成绩单和获奖证明。”
招生办老师拿起成绩单一看,眼睛瞬间亮了——语文、数学、英语,还有物理、化学等科目,所有成绩一栏全是满分,连附加题都没扣一分。一旁的陆校长凑过来查看,也忍不住点头:“这成绩太拔尖了,比咱们学校去年的年级第一还出色。”
女孩的妈妈在一旁笑着补充:“这孩子从小就爱学习,不管是校内考试还是校外竞赛,基本都是满分。我们也是听说江德中学的教学模式灵活,才特意带她来试试。”女孩腼腆地笑了笑,补充道:“我想挑战下学校的学分制和分班考,希望能进入重点班跟着老师多学些知识。”
我看着女孩脸上自信的神情,结合学校的积分规则,认真解释道:“江德中学的入学积分是6000分制,其中3000分是学习积分,凭成绩就能挣到,你满分的成绩完全能拿满这部分。但另外3000分是家庭配合积分,需要父母参与学校的家校活动、提交亲子成长记录等才能积累,你目前还没有这部分积分。”
这话刚说完,女孩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她猛地提高音量,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怒:“凭什么要算父母的积分?我学习成绩全满分,难道还不够吗?凭什么要因为父母的事扣我的分!这太不合理了!”
她一把抓过桌上的成绩单,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里满是委屈和不满:“我每天熬夜学习才考出全满分,现在却因为所谓的‘家庭积分’卡我入学?这根本就是不看学生的真实能力!”女孩的妈妈在一旁急得赶紧拉她的胳膊,想让她冷静,可女孩根本听不进去,依旧激动地反驳着积分规则。
我看着女孩激动的样子,语气放平缓了些,进一步解释积分规则的初衷:“这另外3000分不是普通的家庭配合分,而是‘父母关爱分数’——比如父母是否定期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是否陪伴孩子完成成长记录、是否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公益活动,这些都是为了衡量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和关爱。很遗憾,目前你的材料里没有这些记录,所以这部分分数暂时为零。”
女孩听完,情绪更激动了,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她攥着成绩单的手不停发抖:“关爱?我爸妈忙着做生意,从来不管我学习!凭什么他们的不关心要算在我头上?我自己拼尽全力考了满分,难道还比不上那些有父母陪的学生吗?这规则根本就是在针对我!”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在招生办办公室里格外刺耳。女孩妈妈站在一旁,脸上满是愧疚,想开口安慰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只能伸手轻轻拍着女孩的后背,眼眶也跟着红了。
我看着女孩泛红的眼眶,继续把关爱分的计算方式说清楚,尽量让她理解规则的细节:“这部分分数不是凭空判定的。比如父母带你外出游玩、拍亲子照,记录你的日常成长,这些都会由学校生活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打分;同时你父母也需要对陪伴情况进行自评,最后把老师打分和父母自评的分数加起来除以2,就是最终的关爱分。不是说完全看父母,也有学校老师的客观评估。”
女孩听完,情绪非但没缓和,反而更委屈了,眼泪直接掉了下来:“可他们根本不会带我去玩,也不会拍什么照片!就算老师想打分,也没东西可评啊!难道就因为他们不陪我,我再努力也没用吗?”她哽咽着,把成绩单往桌上一放,肩膀不停抽动。女孩妈妈站在旁边,双手紧紧攥着衣角,脸上满是无措和自责,小声劝着:“孩子,是爸妈不好……”可女孩根本听不进去,只是低头抹眼泪,招生办里的气氛又变得沉重起来。
正说着,招生办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女孩的父亲匆匆推门进来,额头上还沾着汗,手里拎着没来得及放下的公文包。他刚进门就听到我们谈论关爱分的计算方式,又看到女儿低头抹眼泪、妻子满脸自责的模样,脸上的焦急瞬间变成了懊悔。
他快步走到女儿身边,蹲下身想拉女儿的手,却被女儿轻轻躲开。男人喉咙动了动,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孩子,是爸爸错了……之前总想着忙生意,以为给你钱、让你上好学校就行,从来没带你出去玩过,也没好好陪过你……”他抬手抹了把脸,眼神里满是愧疚,“早知道这会影响你的入学,我就算推掉生意,也该多陪陪你……”
女孩听到父亲的话,眼泪掉得更凶了,却还是没抬头。男人看着女儿的背影,又转向我们,语气带着恳求:“老师,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我以后一定多抽时间陪孩子,带她去玩、拍照片,所有需要补的记录我都尽快补,能不能别因为我的疏忽,耽误了孩子……”
我看着男人满是愧疚的模样,又看了看女孩泛红的眼眶,放缓语气说道:“可以通融一次。你们不用太急,回去后把该补的亲子记录、游完照片准备好,8月15号再来招生办提交材料,到时候会重新核算关爱分,没问题就能办理入学。”
这话让男人瞬间松了口气,他连忙站起身,对着我和招生办老师连连道谢:“太感谢您了!我们一定尽快准备,绝不会耽误时间!”女孩妈妈也跟着点头,伸手轻轻擦去女儿脸上的眼泪。
随后,男人牵着女儿的手,女人拎着刚整理好的材料,一家人匆匆离开了招生办。出门时,还能听到男人小声问女儿:“想去哪里拍照?咱们先去公园拍几张,再去你喜欢的那家甜品店,好不好?”女孩没说话,却悄悄握紧了父亲的手,脚步也比来时轻快了些。
招生办的门刚被那家人轻轻带上,没过两分钟,就传来一阵更响的推门声——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气冲冲地走进来,身后跟着一脸无奈的父母。女孩刚站定,就对着父母拔高了声音:“我都说了我不喜欢那所学校!你们非要逼我来江德,问都没问过我的想法!”
母亲急忙上前拉她,语气带着哄劝:“江德是好学校啊,师资和环境都比你之前的学校好,我们也是为了你好……”话还没说完,就被女孩猛地甩开手:“为我好就是不尊重我的选择?我跟你们说过我想读艺术中学,你们根本不听!现在还逼我来这算什么!”
父亲皱着眉,语气沉了些:“艺术中学出路窄,江德的学分制更灵活,以后不管考大学还是选专业都有优势,我们是过来人,还能害你吗?”女孩听完更生气了,眼眶瞬间红了:“你们只看出路,根本不管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你们这样安排我的人生!”说着,她转身就要往外跑,父母赶紧追上去拦,招生办里顿时乱成一团。
我看着女孩激动到泛红的眼眶,还有她父母手足无措的样子,出声打断了这场争执:“行了,先别吵了。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本地的艺术中学在一年前就已经撤离了,现在想读也没地方去了。”
这话像突然按下了暂停键,女孩猛地停下要跑的动作,转头看向我,语气带着难以置信:“撤离了?怎么可能!我前阵子还听同学说过……”
“是真的,”我拿出手机,调出去年教育局发布的公告给她看,“因为办学资质调整,那所艺术中学去年年底就正式停办了,学生都分流到了其他学校。不是爸妈不尊重你的选择,是你想选的学校,现在确实不存在了。”
女孩盯着手机上的公告,脸上的怒气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茫然和失落,她站在原地,捏着衣角小声嘀咕:“怎么会这样……我还以为能去的……”她父母见状,也放缓了语气,母亲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你看,不是我们逼你,是情况确实不允许。江德也有艺术相关的兴趣班,咱们先了解下,说不定你会喜欢呢?”
女孩盯着公告看了几秒,突然一把将手机推开,情绪再次失控,声音里满是崩溃:“不可能!肯定是你们骗我!我不管什么停办不停办,我就是不想来江德!你们就是故意找借口逼我!”
她一边喊一边用力跺脚,校服外套的拉链被扯得歪歪扭扭:“我盼了那么久去艺术中学,现在你告诉我没了?凭什么啊!我不管,要么你们给我找别的艺术学校,要么我就不读书了!”
母亲想上前抱她,却被她狠狠推开,女孩踉跄着后退两步,眼眶通红地瞪着父母:“都怪你们!要是早点让我去报名,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你们根本就不重视我的想法!”
父亲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刚想开口反驳,就被招生办老师悄悄拉了一把。整个招生办里,女孩的哭喊和质问声此起彼伏,路过的老师和学生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朝里面张望。
我看着女孩歇斯底里的模样,无奈地补充了一句:“有是有其他艺术学校,但离这儿有500公里远,而且那所‘地冒蹲艺术学校’,其实就是一年前咱们本地撤离、已经停办的那所艺术中学,只是换了个名字搬到了外地,办学资质和师资都没变化,甚至还不如之前稳定。”
这话让女孩的哭声猛地一顿,她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眼神里满是混乱:“换名字搬地方了?那……那教学不一样了吧?”可没等我回答,她又突然拔高声音,像是在说服自己,又像是在发泄:“就算一样又怎么样!500公里就500公里!我就是要去!总比在江德强!”
母亲急忙拉住她:“500公里太远了,你一个小姑娘去外地读书,我们怎么放心?再说那学校资质都不稳定……”“我不管!”女孩一把甩开母亲的手,语气带着赌气道,“你们要么让我去那所学校,要么我就不读了!反正我不留在这儿!”
我看着女孩依旧倔强的模样,从桌上拿起最新一期的本地报纸,翻到教育版面递到她面前:“你先冷静看看这个。那所搬去500公里外的学校,现在已经没人去了,上个月就贴了拆迁公告要拆除,而且报纸上写得很清楚,学校的创始人在半年前就去世了,后续根本没人接手办学。”
女孩迟疑地接过报纸,目光顺着文字一点点移动,原本紧绷的肩膀慢慢垮了下来,眼里的怒气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她捏着报纸的手指微微发颤,之前的激动和哭闹荡然无存,只剩下茫然和无措。
过了几秒,她放下报纸,声音也低了下去,没了之前的尖锐:“真的……没人办了啊?”见我点头,她沉默着走到父母身边,轻轻拉了拉母亲的衣角,小声说:“妈,那……咱们再看看江德中学的情况吧。”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父母都愣了一下,母亲反应过来后,连忙握住女儿的手,眼眶泛红:“好,咱们慢慢看,不逼你,咱们一起选最适合你的。”
我看着女孩态度缓和下来,趁机把江德中学艺术相关的积分规则说清楚,帮她打消顾虑:“其实咱们学校也很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方向的入学积分是这样的——1500分是艺术专项分,看你的绘画、音乐这些专业能力;1500分是户外美景创作分,需要你去户外写生、记录自然景色来积累;剩下的3000分,还是之前说的家长关爱分和游玩分,毕竟艺术创作也需要亲子陪伴和生活体验来滋养。”
女孩听完,原本低垂的头慢慢抬起来,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她小声追问:“那……户外美景分怎么算?是随便画就行吗?”我笑着点头:“只要是你自己去户外观察创作的,不管是公园、郊外的景色都算,老师会根据作品的创意和细节打分,很灵活,也能让你多接触自然,找创作灵感。”
一旁的母亲也赶紧补充:“要是需要去户外写生,我和你爸都能陪你去,周末咱们就去周边的湿地公园看看,正好也能补补关爱分和游玩分。”女孩没说话,但轻轻“嗯”了一声,攥着衣角的手也慢慢松开了,显然已经在认真考虑留在江德的事。
刚跟女孩聊清楚艺术积分的规则,招生办的门就被“砰”地一声推开,一个穿连衣裙的女人拽着个扎双马尾的女孩冲进来,进门就对着招生办老师大喊:“你们怎么回事!我女儿明明过了艺术特长生选拔,怎么现在说名额满了?这不是耍人玩吗!”
双马尾女孩被拽得踉跄了一下,小声拉着女人的袖子:“妈,算了吧……”女人却一把甩开她的手,语气更冲:“算什么算!咱们提前三个月就准备选拔,天天熬夜练舞蹈,现在说名额没了?肯定是给有关系的人顶了!今天你们必须给我个说法,不然我就去教育局告你们!”
她一边喊一边拍桌子,桌上的文件都被震得滑到地上。女孩站在旁边,脸涨得通红,又羞又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再劝。我们刚缓和下来的气氛,瞬间又被这阵怒火搅得紧绷起来。
我看着女人激动拍桌的模样,连忙出声安抚:“没有名额被顶替这回事,你女儿的各项分数都排在艺术特长生选拔的第一名,完全符合录取标准,只是还没来得及通知你们。”
话音刚落,招生办老师就立刻联系了舞蹈组的所有老师,没过多久,几位穿着舞蹈服的老师就陆续赶到,围着女人和女孩确认情况。唯独负责最终评分的梅莲菊老师迟迟没到,直到十分钟后,她才匆匆推门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本评分册。
可她刚进门,没看任何人,径直走到被取消名次的女生面前,指着她的鼻子就大发雷霆:“你还好意思来!选拔当天你跳错了三个关键动作,要不是我当时手下留情给你打了基础分,你连前五十都进不了!现在还想靠家长闹着要名额?根本不配进江德的舞蹈队!”
女生被骂得浑身发抖,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女人见状立刻护在女儿身前,指着梅莲菊反驳:“你胡说!我女儿当天明明跳得好好的,怎么会跳错动作?你是不是故意针对我们!”梅莲菊却冷笑一声,把评分册摔在桌上:“有没有错,评分册上写得清清楚楚,其他老师也都在,你自己问!”
我看着梅莲菊对着女孩步步紧逼,语气也沉了下来,直接戳破她的心思:“行了你,别再揪着不放了。不就是想把你自己的女儿推上这个名额吗?我可听说,这个孩子每天都在舞蹈室练到深夜补动作,而你的女儿,选拔前说不定还在家里睡大觉,连基础练习都没做!”
“你胡说八道!”梅莲菊被这话彻底激怒,她猛地抓起桌上的评分册,狠狠摔在地上,纸张散落一地。她指着我,声音尖得像要划破空气:“你凭什么污蔑我女儿!我只是按规矩评分,这个孩子就是没资格!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
她的怒吼让招生办瞬间安静下来,其他舞蹈老师面面相觑,女孩的母亲紧紧抱着发抖的女儿,眼神里又气又急。我看着情绪失控的梅莲菊,刚要开口继续说,陆校长恰好从门外走进来,皱眉看着屋里混乱的场面:“怎么回事?吵什么吵!”
面对梅莲菊的撒泼、校长的突然出现,还有悬而未决的录取名额,这场关于艺术特长生的争议彻底陷入僵局。我们究竟该如何拆穿真相、还女孩一个公道?敬请期待下章。
【第41章(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