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娱乐直播:我一身传承吊打顶流》最新章节。
《山河泪》开播在即,宣传攻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除了常规的预告片、海报轰炸,播出平台为了彰显这部剧的格调与深度,特意策划了一档高端文化访谈类节目《深度对话》,邀请导演陈凯和男主角凌墨作为首期嘉宾,与知名文化学者、评论家进行一场关于电视剧与文化传承的深度对谈。
这档节目不同于普通的娱乐访谈,观众群体多为高知阶层和文艺爱好者,对嘉宾的文化底蕴和思辨能力要求极高。可以说,这既是一个绝佳的宣传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万一在现场露怯或者言之无物,之前积累的好口碑很容易被打上“虚有其表”的标签。
录制当天,演播厅布置得古色古香,氛围严肃。主持人是一位以知性和犀利着称的资深媒体人苏瑾。台下坐着几位特邀的文化评论家和历史学者,其中就包括了之前曾力挺凌墨演技的王明清教授,但也有一位以观点尖锐、喜欢挑刺闻名的评论人赵铭。
访谈开始,先是由陈凯导演阐述《山河泪》的创作初衷和美学追求。陈导侃侃而谈,从历史背景到人物塑造,从服化道细节到想要传递的家国情怀,听得人频频点头。
轮到凌墨时,苏瑾将话题引向了演员的二次创作。“凌墨,我们都知道你为顾清源这个角色付出了很多。在一个历史框架相对固定的角色里,你是如何注入自己的理解,让他变得有血有肉的?尤其是在处理顾清源内心那种文人的‘迂腐’与‘坚守’的矛盾时,你是如何把握尺度的?”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直接触及角色内核和演员的创作理念。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凌墨身上。镜头下的他,穿着一身简约的深色西装,坐姿挺拔,眼神沉静。他没有丝毫紧张,略一沉吟,便从容开口。
“谢谢苏老师的问题。”凌墨的声音清晰而平稳,“我认为,顾清源的‘迂腐’,恰恰源于他从小所受的儒家教育和对心中‘道’的极致坚守。那不是愚蠢,而是一种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近乎偏执的信仰。所以我在塑造他时,并没有刻意去表现他的‘呆板’或‘可笑’,而是去理解他行为背后的逻辑和情感动力。”
他顿了顿,继续深入:“至于‘坚守’,我觉得那更是一种无奈之下的主动选择。当外部世界崩塌,他所能抓住的,只有内心那点不容玷污的准则。所以他的很多行为,看似固执,实则悲壮。我在表演时,更侧重于展现他做出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而不是简单地表现他的‘硬气’。”
他引用了剧本中顾清源的一句台词:“比如他常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理解这不仅仅是勇,更多的是悲。是一种明知道结局,却依然要耗尽心力去撞南山的绝望与壮烈。我试图通过一些细微的眼神和肢体语言,让观众感受到这种复杂的情绪。”
这一番结合了角色分析和表演体会的阐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细节,听得苏瑾和几位评论家连连点头。王明清教授更是露出了赞赏的目光。
然而,那位以犀利着称的评论人赵铭推了推眼镜,开口了,语气带着一丝审视:“凌墨先生的理解很精彩。不过,我有个疑问。作为年轻演员,演绎这种厚重的历史人物,难免会借鉴或模仿前辈的经典形象。你在塑造顾清源的过程中,是否受到过某位特定演员或某部经典作品的影响?或者说,你如何看待‘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这个问题更为刁钻,隐隐有质疑凌墨表演原创性的意味。
现场气氛微微凝滞。
凌墨却依旧镇定自若,他看向赵铭,目光坦诚:“赵老师的问题很好。首先,我认为学习和借鉴是演员成长的必经之路,很多前辈的经典表演都是我们宝贵的营养。我在准备顾清源时,也确实观摩和学习了许多优秀的古装剧和话剧表演。”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但是,模仿绝不是创造。每一个角色都是独立的生命,存在于他独特的故事和情境中。我所做的,是将从前辈那里吸收的营养,消化、融合,再结合我自己对顾清源这个具体人物的理解,重新‘生长’出一个属于《山河泪》、属于我凌墨的‘顾清源’。他的每一个反应,每一次情绪波动,都必须源于我对剧本和人物的解读,而不是对某个模板的复制。”
他举例说明:“比如顾清源在得知好友背叛时的反应,剧本可能只写了‘震惊、痛苦’。但震惊有多少分?痛苦是外露还是内敛?是立刻爆发还是有一个压抑的过程?这些细节的处理,就是演员需要注入的个人理解和创造力。我认为,这才是表演中‘创新’的意义所在。”
他这番不卑不亢、逻辑清晰的回答,既承认了学习的重要性,又鲜明地扞卫了演员创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可谓滴水不漏。
赵铭听完,沉默了片刻,最终微微颔首,没有再追问。台下甚至响起了几声轻轻的掌声。
接下来的访谈,凌墨无论是谈到对明末清初那段历史的理解,还是对传统文化在当代价值的看法,都能言之有物,引经据典却又深入浅出,展现出了远超其年龄的文化素养和思考深度。
他不再是那个综艺里有点呆萌的“搞笑男”,也不是仅仅会照本宣科的演员,而是一个真正有思想、有底蕴的文艺工作者形象,透过屏幕,牢牢地立在了所有观众心中。
节目录制结束,苏瑾主动和凌墨握手,由衷地说道:“凌墨,今天和你对话非常愉快。你让我看到了年轻演员的另一种可能性。”
王明清教授也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不错!肚子里有货!以后多参与这样的讨论!”
凌墨谦逊地一一谢过。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对谈,他再一次用实力,赢得了这些苛刻评论家和高端观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