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娱乐直播:我一身传承吊打顶流》最新章节。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凌墨。毕竟,他可是连明代古琴和苗疆傩面都能修复的人!
凌墨也没推辞,他走到坍塌的灶台前,仔细观察了残留的结构,又用手捏了捏旁边的黄泥,感受着湿度和粘性。
“泥土的配比不对,纯黄泥容易干裂,需要加入适量的细沙和切碎的稻草梗增加韧性。”凌墨抓起一把泥,对何老师说,“何老师,麻烦您带思思去准备稻草。谢楠姐,您去跟老乡借个铁锹和泥桶。楚风……”
他看向楚风:“麻烦你帮忙去河边挑几桶水回来,和泥需要。”
分工明确,条理清晰。
楚风听到让自己去挑水,脸上闪过一丝不情愿,但镜头对着,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闷声应了下,拿起水桶走了。
弹幕开始议论。
“墨哥果然是技术担当!”
“指挥若定啊,气场两米八!”
“楚风好像不太乐意?挑水是累点,但总比和泥轻松吧?”
凌墨则亲自上手,指导何老师和林思思如何铡草、如何与泥土混合。他的动作熟练得仿佛是个老泥瓦匠,让人瞠目结舌。
等到楚风气喘吁吁地挑水回来,凌墨已经开始用模子夯制土砖了。那手法,那效率,看得一旁的指导老师傅都连连点头,直呼“后生可畏”!
楚风看着凌墨那游刃有余的样子,再看看自己沾满泥点的裤腿和酸痛的肩膀,心里那点因为凌墨风头过盛而产生的不平衡感,更加浓郁了。
在凌墨的带领下,灶台的复原工作进展神速。下午时分,一个像模像样的新灶台就已经砌好了,只待阴干。
晚宴食材需要嘉宾自己用劳动换取。何老师带着大家去帮老乡采摘杨梅,凌墨则被分配去跟村里的老篾匠学习编鱼笼,准备傍晚去小河里捕鱼。
编鱼笼是个细致活,需要耐心和巧手。老篾匠演示了一遍,凌墨看了一遍,上手就编得有模有样,手法灵巧,速度甚至不比老师傅慢多少。
老篾匠惊讶不已,对着镜头直夸:“这娃娃,手真巧!心也静!是块学手艺的料!”
傍晚,凌墨提着编好的鱼笼,在夕阳下的河边,轻松捕到了几条鲜活的鲫鱼。那娴熟的动作和收获的喜悦,透过镜头传递出去,又引来粉丝一阵尖叫。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修得了文物,打得了流氓,现在还会砌灶编笼抓鱼……墨哥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家啊!”
“感觉楚风的脸更黑了哈哈哈!”
当晚,用自己亲手砌的灶台,烹饪出自己采摘的杨梅和捕获的鲜鱼,一顿充满成就感的欢迎晚宴,在略显微妙但又还算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楚风以创作灵感来了为由,抱着吉他独自回了房间。林思思帮忙收拾碗筷,小心翼翼。何老师和谢楠则与凌墨坐在院子里乘凉,闲聊着接下来的安排。
“明天,我们要去拜访村里的‘酒王’张老爷子,学习古法酿酒。”何老师介绍道,“听说他的酒曲配方是祖传的,酿出的米酒是一绝。”
凌墨点了点头,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望向远处月光下朦胧的山峦。根据他之前对地图的初步研究,杏花坞所在的这片区域的山脉走向,似乎与地图上某个边缘符号有隐隐的呼应。
参加生活节目是表象,利用这里的宁静环境继续他的探寻,才是真实目的。
然而,他敏锐地感觉到,这看似平静祥和的杏花坞,似乎也并非一片净土。楚风那若有若无的敌意,或许只是开始。
他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
田园生活固然惬意,但若有风雨来袭,他也不介意在这片江南水乡,再掀起一番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