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山河渡客:手机号的第一百位机主》最新章节。
更进一步,他们在一个存有大量过期报刊电子版的资料库中,检索到一篇2005年刊登在《鹏城晚报》副刊上的小短文,作者署名正是“赵栋”。文章描写了一个在深圳出租屋里,对着窗外万家灯火思念故乡的父亲。
线索链渐渐清晰起来:赵栋在离家后,确实去了深圳,并在那里持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写作。
“我们需要去深圳吗?”陈舟看向林夏。
就在林夏权衡之际,她感到手中的手机,以及意识深处的系统,与那张“团圆”底片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细微的共鸣震颤。仿佛底片中蕴含的强烈思念,与远方某个同源的气息,隔着千山万水被系统捕捉、放大。
【检测到高情感共鸣线索与明确地理坐标,触发新功能:线索共鸣!】
【功能描述:当持有与任务强关联的实体信物,且获得目标大致方位时,可消耗愿力,使信物与目标产生单向感应。信物将根据距离远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或微弱指向性。】
【启动‘团圆’底片对目标‘赵栋’的线索共鸣,持续24小时,消耗愿力:800涟漪。是否启动?】
“启动!”林夏毫不犹豫。这个功能来得正是时候!
【愿力-800涟漪】
【当前愿力储备:7108涟漪】
一股微弱的暖流,仿佛从笔记本夹层中的底片上弥漫开来,传递到林夏的指尖。那温度恒定而持续,带着一种奇妙的指引感,明确地指向南方。
他还在南方!至少,与这张底片关联最紧密的物件,或者他本人,还在那个方向!
然而,还没等他们为这个突破感到欣喜,陈舟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挂断电话后,他看向林夏,语气严肃:“是李铭打来的。他说……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关于‘山河渡客’的负面讨论了。”
林夏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打开社交媒体。
果然,在“山河渡客”最新那条关于“匿名避坑指南”的博文下方,除了大量的感谢与共鸣,开始混杂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 “这个账号最近画风突变啊,从历史人文跳到职场鸡汤,是不是换运营了?开始恰饭了?”
· “所谓的‘匿名经验’,编得挺像那么回事嘛,收割流量新套路?”
· “有人扒过吗?这个账号背后到底是什么团队?一会儿老照片一会儿创业坑,故弄玄虚,立人设准备带货吧?”
· “建议平台查一下,这种内容会不会涉及编造经历、煽动焦虑?”
虽然这些质疑的声音目前还只是零星的评论,但像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散发着危险的气息。李铭在电话里提醒,已经有小范围的营销号开始截取这些评论,暗示“山河渡客”内容转向商业化,真实性存疑。
林夏看着那些刺眼的文字,感受着指尖底片传来的、寻找亲人的微暖,一股冰火交织的感觉涌上心头。
一边是跨越时空、亟待弥补的深情与遗憾;
一边是现实网络中,初现狰狞的质疑与恶意。
她的还愿之路,注定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