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最新章节。
旁白的声音冷了下来:“问题出在‘活太久’。李隆基在位44年,晚年的他,早已没了年轻时的锐气。
他沉迷享乐,将朝政丢给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他重用胡人安禄山,让其兼任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却浑然不觉危险。”】
【“他不是没能力,是太自信——总觉得自己能掌控一切,就像年轻时平定韦后之乱那样。
他沉迷在‘开元盛世’的功劳簿上,听不进任何谏言。有人说安禄山要反,他斥为‘诬告’;有人劝他收回节度使兵权,他笑说‘小题大做’。”】
“愚蠢!”
李世民低吼。他最懂“居安思危”的道理,贞观年间,哪怕天下太平,他也常召魏征等谏臣“挑错”,从不敢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李隆基倒好,手握盛世却自毁长城,把兵权给了安禄山这种野心家,这不是自信,是自负!
朱元璋在旁看得直摇头:“活太久不可怕,怕的是活太久,脑子锈了,心也贪了。这李隆基,就是典型——前半生用脑子治国,后半生用欲望败家。”
刘邦咂咂嘴:“要是他在开元盛世时就驾崩,那名声,绝对能盖过李世民。可惜啊,多活那20年,把自己活成了笑话。”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隆基已经71岁。” 解说声带着惋惜,“他慌乱之下,杀了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又逼得哥舒翰出战,导致潼关失守。
最后,他带着杨贵妃仓皇出逃,马嵬坡下,杨贵妃被赐死,他也成了太上皇。等他再回到长安时,繁华早已成空。”】
李世民看着画面里马嵬坡的哭嚎,看着长安的断壁残垣,心里像被刀剜一样疼。那是他的长安啊!是他让李靖、李绩浴血守护的大唐啊!怎么就被一个“活太久”的子孙,折腾成了这副模样?
“若他少活20年……” 李世民喃喃道。若李隆基在50岁时驾崩,留下的便是完整的开元盛世,历史会称他为“一代明君”,与自己并肩。
可他偏要多活20年,把前半生的功绩全败光,落得个“毁了大唐”的骂名。
长孙皇后轻轻叹了口气:“陛下,或许这就是帝王的难处——长命是福,却也可能是祸。关键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是否能守一辈子初心。”
李世民沉默了。他想起自己晚年,也曾因为魏征去世而少了谏臣,差点在继承人问题上犯错。若非及时醒悟,会不会也成了李隆基第二?
“传旨。” 李世民的声音恢复了沉稳,“让太子李承乾、诸王及百官,都来观此视频。告诉他们:
朕不管你们活多久,只要坐在这个位置上一天,就必须勤政、纳谏、知敬畏——莫学李隆基,前功尽弃,遗臭万年!”
各朝代的帝王们,此刻都陷入了沉思。
嬴政想起自己刚得的20年寿命,心里多了份警惕——长寿是恩赐,若不能守住初心,便是灾难。
曹操摸着胡须,对曹丕道:“看到了吗?哪怕你有开国之功,晚年一懈怠,就可能满盘皆输。”
刘备则对诸葛亮道:“孔明,朕若有朝一日懈怠了,你尽管骂,哪怕骂得朕下不来台。”
月光洒在他身上,像一层寒霜。他知道,盛世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一代又一代帝王,用一辈子的勤政和敬畏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