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穿猎杀手册
- 关于快穿猎杀手册:“什么?你是说我有五十万兵马,皇帝还怀疑我有反心?“没错,现在需要宿主回京慢慢发展势力。“不是,朕手里有五十万兵马,你让朕回京发展势力?“宿主,你现在是镇北将军,是忠于大夏的。“朕当然忠于大夏啊,必然忠于大夏。“可是你现在一口一个朕...“别管那些细节,给我传所有的节度使和指挥使!朕怀疑朝中有奸臣作乱!让他们随朕进京清君侧!“......声明:涉及世界很多,都为作者虚构,如有人
- 苏半城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江奔流》最新章节。
林卫东接过,却没有点燃,只是捏在手里。“老张,我在想,‘银梭’那边……热处理工艺稳定性问题,开年咱们得换个思路再攻一攻。”
老张,张工,是基地里的技术元老之一,也是林卫东非常敬重的前辈。他叹了口气:“是啊,老办法试遍了,效果都不理想。估计得引入一些新的检测手段,或者……在配方上做点冒险的调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冒险不怕,但得计算好风险。”林卫东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星空上,仿佛能从那里汲取力量,“刚才跟我弟通电话,他在深圳,那边到处都是新东西,变化快得惊人。咱们这里,看起来安静,但肩上的担子一点不轻。他们是在前沿冲锋,我们是在为冲锋打造最坚固的铠甲和最锋利的武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
张工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点燃了手里的烟,猩红的火点在黑暗中一闪一闪:“咱们这代人,就是干这个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新世纪了,要求肯定更高。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跟你们拼几年。”
这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林卫东心中漾开圈圈涟漪。他看着张工花白的鬓角,又想起可能已经睡下的妻子赵庆兰,她为了支持自己,放弃了大城市医院的工作,来到这戈壁滩,在基地医院默默奉献。还有女儿林雪,她已经展翅飞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混合着对家人的愧疚与感激,在他胸中涌动。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而纯净的空气,仿佛要将这星空的能量和脚下的力量都吸入肺中。他在心里默默许下了新年的工作目标:**第一,在上半年,务必解决“银梭”项目热处理工艺稳定性的核心难题;第二,带出一个能独立承担子系统设计的年轻技术团队;第三,再多关心一点庆兰和孩子们,尽量平衡好大家与小家。**
这个誓言,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只有亘古的星空和沉默的厂房作证。但它无比郑重,承载着一个共和国建设者在新纪元伊始,最朴素也最坚定的承诺。
林家老宅里,热闹已然散尽。电视机关掉了,屏幕上跳跃的光影和喧哗的声响消失了,屋子里恢复了老年人习惯的安静。但那热闹,仿佛还停留在空气里,丝丝缕缕,不肯散去。
周文瑾没有立刻去洗漱,她坐在电话机旁的藤椅上,手里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还带着林瀚章手温的茶杯,脸上带着满足而又有些怅惘的微笑。
“都听见了吧?”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坐在对面沙发上的林瀚章听,“孩子们都好……向洋那边听着是真热闹,觥筹交错的;卫东那边还是老样子,踏实;雪儿那孩子,声音里都透着股高兴劲儿,到底是年轻人……”
林瀚章“嗯”了一声,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沙发背上,闭上眼睛。他看似平静,但微微起伏的胸膛和放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节奏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儿子的声音、孙女的声音,跨越千山万水汇聚而来,在那个小小的听筒里碰撞,那种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气息,深深触动了他。这让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真的老了,世界的舞台,已经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下一代。他们谈论的事情,他们所处的环境,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与他熟悉的那个时代大相径庭。
但同时,一种巨大的欣慰感也包裹着他。他这一生,经历过战火,投身于建设,见证过封闭与困顿,也迎来了开放与发展。他像一颗螺丝钉,被拧在国家工业化的庞大机器上,默默旋转了大半辈子。他从未奢求过个人的显赫,只求问心无愧。而如今,看到儿孙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并且在各自的领域里崭露头角、奋发向上,他感到一种无比的踏实和满足。他这辈人的奋斗,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实现他们这一代未曾想象的梦想吗?
“向洋那孩子,心思活络,在商场上倒是如鱼得水。”周文瑾继续念叨着,“就是别太累了,钱是赚不完的。”
“他有他的路。”林瀚章难得地评价了一句,眼睛依旧闭着,“时代不一样了。”
“卫东还是那样,三句话不离工作……庆兰跟着他,也是辛苦。”周文瑾的语气里带着心疼。
“那是他的本分。”林瀚章的声音低沉而肯定,“国家培养他,就是干这个的。”
最后,他的思绪定格在孙女林雪身上。那个从小聪明伶俐的丫头,如今在最高的学府,学着最时兴的经济学。她电话里那句“爷爷,我在北大呢,这里可热闹了!”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们这一代,将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他们会把国家带向何方?
“雪儿……”林瀚章喃喃道,“学经济好……能把账算明白,就不容易走错路。”
周文瑾听懂了老伴的言外之意,接过话头:“是啊,孩子们都比我们强,见识广,有学问。咱们啊,就把身体养好,不给他们添乱,能看着他们越走越好,就比什么都强。”
老两口就这样,在渐渐褪去喧嚣的屋子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回味着刚才那短暂却珍贵的喧闹,品味着儿孙们声音里传递来的信息,也梳理着自己复杂的心绪。窗外,江城冬夜的街道愈发寂静,新千年的第一个黎明,正悄然在天边积聚着微光。他们是这个家族的根,是远行孩子们永远的守望者。他们的寂静,与子女们的奔忙,共同构成了林家在新纪元的完整图景。
新千年的第一个黎明,并未来得轰轰烈烈。它是在夜色最深重时,由一丝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灰白,从东方天际线后悄然渗透开始的。
在北京,未名湖畔的人群终于渐渐散去,林雪和徐航随着人流走回宿舍楼,心中充满了对大学生活“下半场”的期待与规划。
在深圳,五洲宾馆的宴会接近尾声,林向洋与几位重要的合作伙伴约好了下次详谈的时间,脑中盘桓着进军高端市场和探索实业可能的蓝图。
在西北,林卫东和同事们早已回到宿舍区,大多数窗户的灯光已经熄灭,只有少数几扇,还亮着,或许是属于某个还在整理数据的技术员,或是某个在灯下阅读专业文献的工程师。林卫东轻轻推开自家的门,尽量不惊醒可能已经睡着的赵庆兰。
在江城,林瀚章和周文瑾终于起身,准备休息。周文瑾细心地检查了门窗,拉上了窗帘,将那即将破晓的天光挡在屋外。
在这个星球的不同经纬度上,属于林家的夜晚正在缓缓落幕,而属于他们的新纪元白昼,正同步开启。
他们每一个人,都如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林雪是清澈而充满探索欲的山涧溪流,正努力汇聚知识的水滴,渴望奔向更广阔的思想海洋。
林向洋是汹涌而活跃的沿海大江,敏锐地捕捉着时代潮汐的变化,在市场的波涛中奋力前行。
林卫东是深沉而坚韧的地下长河,默默承载着责任与使命,在看似寂静的地表下,为国家根基输送着不可或缺的给养。
而林瀚章与周文瑾,则是宁静而深厚的湖泊,沉淀着岁月的智慧,涵养着家族的血脉,守望着一代又一代的奔流。
这些性情各异、轨迹不同的河流,带着共同的家族印记与来自伟大时代的强烈召唤,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属于他们的河道里奋力奔涌。他们或许暂时看不见彼此的身影,听不见彼此的水声,但他们知道,千川奔流,终将归海。他们每一个人的奋斗,每一次的抉择,每一滴汗水,最终都将汇聚在一起,共同融入那名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浩瀚而磅礴的时代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