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要案详情录

第204章 卡萨诺瓦杀手:保罗·约翰·诺尔斯的连环杀人案(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1974年11月16日上午,35岁的佛罗里达州公路巡警扎尔斯·尤金·坎贝尔在佛罗里达州沛里附近认出了一辆被盗车辆。这辆车正是诺尔斯从卡尔家偷走的白色雪佛兰羚羊。

当坎贝尔拦下车辆准备盘查时,诺尔斯掏出了猎枪,劫持了这位警官,将他绑在汽车后座上。随后,诺尔斯利用坎贝尔的警笛,拦下了偶然路过的摩托车手詹姆斯·曼耶。

诺尔斯带着两名"人质"驶向佐治亚州普瓦斯基县。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树林里,他将坎贝尔和曼耶铐在同一棵树上,然后近距离射杀了他们。

"我让他们靠在一棵树上,然后近距离射杀了他们。这是我最满意的一次杀戮。"诺尔斯在录音中带着一丝得意说道。

这起谋杀案成为了诺尔斯犯罪生涯中的转折点,也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一场大规模的追捕行动随即展开。

十一、追捕与被捕:一场激烈的警匪追逐

在谋杀坎贝尔和曼耶后不久,诺尔斯与亨利县副警长扎尔斯·汉考克展开了一场追逐战。最终,诺尔斯驾车冲破了乔治亚州亨利县的警察路障,他的汽车撞上了巡逻车,警官杰里基受伤。

诺尔斯下车徒步逃离,向追捕他的警察开了几枪。在追逐过程中,他被首席侦探菲利普·霍华德击中脚部,最终于1974年11月17日被多人联合逮捕。

"若不是可恶的医院维修工大卫·克拉克把我抓住,或许我就可以逃出来了。"诺尔斯在录音中略带遗憾地说道。

被捕后,诺尔斯被送往医院治疗脚部的枪伤。在医院期间,他接受了多次采访,自诩为"家族里最成功的成员"。他的英俊外表和温文尔雅的做派,再加上几个与他有过瓜葛的女性的专访,使他获得了"卡萨诺瓦杀手"的"美称"。

十二、死亡终结:最后的逃脱尝试

1974年12月17日,诺尔斯被正式逮捕。由于他罪行极其严重,警方决定将他转移到最高安全级别的监狱。

1974年12月18日,当警长厄尔里和佐治亚州调查局探员罗尼·安吉尔带着戴着手铐坐在后座的诺尔斯沿着20号洲际公路行驶时,诺尔斯突然试图抢走警长的手枪。

在争夺过程中,枪支走火。当警长与诺尔斯搏斗并试图控制车辆时,安吉尔朝诺尔斯的胸部开了三枪。

"他试图抢走我的手枪,在过程中通过枪道走火,当我与他搏斗并试图控制车辆时,安吉尔朝我的胸部开了三枪。"诺尔斯在录音中描述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这三枪结束了诺尔斯的生命,也终结了这场持续四个月、横跨美国多个州的恐怖杀戮之旅。诺尔斯当场死亡,年仅28岁。

十三、罪案核实:18与35的争议

在诺尔斯被击毙前,他曾在录音中声称自己杀害了35个人。这些录音是他在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附近被一名交警拦下后录制的。虽然最终侥幸逃脱,但这次经历让他心有余悸,于是他开始用从凯伦·温母女家偷走的录音机,录下自己的认罪自述。

"在录音带中,诺尔斯自述杀死了35个人,不过最终明确证明与他相关的,只有上文所说的18名受害者。"调查人员在报告中指出。

这18名被确认的受害者包括男女老少,既有陌生人,也有他在旅途中结识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州,有着不同的背景,但都在诺尔斯的疯狂杀戮中失去了生命。

十四、案件影响:美国历史上的着名连环杀手

诺尔斯的案件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被认为是美国最臭名昭着的连环杀手之一,他的案件引发了公众对连环杀手心理和犯罪动机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

诺尔斯的犯罪手法和魅力型杀手的特质,使他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他的故事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书籍,成为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案例。

"诺尔斯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暴力、操纵和魅力的警示故事,它提醒我们外表可能具有欺骗性,而人性的黑暗面可能隐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犯罪心理学家在研究报告中指出。

十五、与记者的后续:桑迪的惊魂回忆

在诺尔斯被击毙后,与他有过三天露水情缘的英国记者桑迪·福克斯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她的经历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使她成为了这场恐怖事件的一个重要见证者。

"接受完询问后,她就飞回了佛罗里达,由于她跟连环凶手接触的非常多,很多恐怖小说的作家都来访问她,想从她身上取材。"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桑迪后来回忆起与诺尔斯相处的三天时光,仍然心有余悸。"他是一个非常迷人、非常有魅力的男人。你完全想不到他会是一个冷血杀手。"桑迪在采访中说道。

这段经历对桑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后来离开了新闻行业,过上了低调的生活。"我不想再回忆起那段可怕的经历。"这是桑迪对这段往事的最后评价。

十六、绑架幸存者的创伤:芭芭拉的余生

芭芭拉·简·奥弗顿被解救后,立即配合警方完成了详细笔录。她颤抖着指认了诺尔斯的外貌特征,描述了被绑架期间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那台米老鼠手表和诺尔斯对着录音机独白的场景。警方根据她提供的线索,进一步确认了诺尔斯的逃亡路线,为后续追捕行动提供了关键方向。

然而,这场持续48小时的绑架,给芭芭拉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她不敢独自出门,甚至听到汽车引擎声都会浑身发抖,夜里频繁被噩梦惊醒,梦见诺尔斯冰冷的刀抵在自己后腰。家人带她辗转多家心理诊所,医生诊断她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长期接受心理干预。

案发一年后,芭芭拉搬到了加州的一个小镇,改名换姓开始了新的生活。她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采访,也不愿向身边人提及那段黑暗的经历。据她的邻居回忆,芭芭拉总是紧闭门窗,院子里的灯常年亮着,她养了三只大型犬,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她感到些许安全感。直到2018年芭芭拉去世,她的家人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了当年警方给她的案件结案通知书,上面还留着她当年颤抖写下的签名。

十七、犯罪现场的细节补录:被忽略的"死亡符号"

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警方在多个犯罪现场发现了一个此前被忽略的细节——诺尔斯似乎有着留下"死亡符号"的习惯。在爱丽丝·亨尼塔·柯蒂斯的家中,警方在客厅的墙壁上发现了一个用口红画的简单十字,位置隐蔽在书架后方;在凯伦·怀恩母女的卧室里,梳妆台的镜子上用口红写着一个"X",被打碎的玻璃恰好将这个符号分割成两半;而在卡斯韦尔·卡尔的家中,警方在被划开的沙发抱枕里,找到了一张被揉皱的纸条,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画着一个圆圈,圆圈中间是一个小点。

这些符号起初被认为是随机留下的痕迹,但当调查人员将所有符号整理后发现,它们似乎与诺尔斯的作案顺序存在某种关联。犯罪心理学家推测,这些符号可能是诺尔斯对自己"杀戮成果"的标记,也可能是他扭曲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但由于诺尔斯已死,这些符号的真实含义最终成为了未解之谜。

十八、警方追捕中的失误与遗憾

在诺尔斯长达四个月的杀戮之旅中,警方的追捕行动并非毫无破绽。1974年10月,康涅狄格州警方在凯伦·怀恩母女遇害案现场提取到了一枚模糊的指纹,经过比对,发现这枚指纹与佛罗里达州监狱系统中存档的诺尔斯指纹高度相似。但由于当时各州警方的信息共享系统尚未完善,这一关键线索直到11月初才传递到佐治亚州警方手中,而此时诺尔斯已经在佐治亚州犯下了卡尔父女双命案。

更令人遗憾的是,1974年11月10日,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一名交警曾拦下过诺尔斯驾驶的白色雪佛兰羚羊轿车,原因是车辆尾灯损坏。当时交警要求诺尔斯出示驾驶证,诺尔斯以"证件落在家里"为由搪塞,还主动出示了身上的少量现金表示愿意缴纳罚款。由于当时警方尚未发布针对这辆被盗车辆的全国协查通报,交警最终只是开具了一张罚单便放行,错过了将诺尔斯提前抓获的机会。

十九、诺尔斯的"死亡录音带":未公开的恐怖独白

诺尔斯从凯伦·怀恩母女家偷走的录音机,最终被警方在他被捕时缴获。这台录音机里存放着9盘磁带,总时长超过12小时,里面记录了诺尔斯从1974年10月到11月的犯罪独白。这些录音带后来被称为"死亡录音带",其中大部分内容由于过于血腥残忍,至今仍未对外公开。

根据参与案件审理的人员回忆,录音带里的诺尔斯语气时而平静时而癫狂。在描述杀害爱丽丝·柯蒂斯时,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讲述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她的反抗很弱,像一只老母鸡,堵住她的嘴时,她甚至没有挣扎几下。"而在提到安吉拉·科维奇时,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是她毁了我!她答应给我一个家,却又把我推回地狱!那些人死都要感谢她!"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录音带里还夹杂着一些奇怪的声音——有时是诺尔斯低低的笑声,有时是他哼唱的不成调的歌曲,还有一次,录音里清晰地传来了汽车行驶的声音,背景中似乎还有女性的哭泣声,警方推测这段录音可能是在绑架芭芭拉期间录制的,但由于声音模糊,无法完全确认。

二十、监狱系统的反思:为何没能阻止他的越狱?

诺尔斯1974年7月26日的越狱,暴露出当时佛罗里达州监狱系统的严重漏洞。根据事后调查,诺尔斯所在的拘留室使用的是老式的弹子锁,这种锁的防盗性能较差,而拘留室的监控摄像头恰好因为"设备维护"在案发当天处于关闭状态。更严重的是,负责看守拘留室的狱警在案发前半小时擅自离开岗位,去隔壁的休息室喝咖啡,导致诺尔斯有充足的时间用一根磨尖的塑料勺子撬开了锁具。

这起越狱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监狱系统安全性的质疑,佛罗里达州政府随后对全州的监狱进行了安全检查,更换了所有老旧的锁具,增加了监控摄像头的数量,并制定了严格的狱警值班制度。但这些措施,已经无法挽回那些被诺尔斯杀害的无辜生命。

二十一、受害者家属的抗争:迟到的正义与永恒的伤痛

诺尔斯的死亡并没有让这场悲剧彻底落幕,受害者家属们的伤痛才刚刚开始。1975年,在诺尔斯被击毙半年后,12名受害者的家属联合向佛罗里达州政府提起诉讼,要求政府对监狱系统的漏洞导致诺尔斯越狱并犯下多起命案承担责任。这场官司持续了整整三年,最终法院判决佛罗里达州政府向每位受害者家属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但家属们表示,这些钱永远无法弥补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

卡斯韦尔·卡尔的妻子玛丽·卡尔在丈夫和女儿遇害后,独自搬离了那个充满噩梦的家。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每天早上醒来,都会习惯性地喊他们的名字,然后才想起他们已经不在了。"而凯瑟琳·皮尔斯的丈夫,在案发后带着2岁的儿子离开了佛罗里达州,他给儿子改了姓,希望儿子能彻底摆脱这场悲剧的阴影。多年后,这个孩子成为了一名警察,他说自己选择这个职业,是希望能阻止更多像诺尔斯这样的恶魔伤害他人。

二十二、案件的后续影响:推动跨州警务合作

诺尔斯连环杀人案因其跨越多州、作案手法残忍,成为了推动美国跨州警务合作的重要案例。在案件审理结束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牵头建立了"连环杀手信息共享系统",要求各州警方将未破获的连环杀人案信息及时上传至该系统,实现信息互通。同时,FBI还成立了专门的犯罪心理分析部门,针对连环杀手的心理特征和作案规律进行研究,为警方的追捕行动提供支持。

1980年,基于诺尔斯案件的经验,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犯罪信息法案》,进一步规范了各州警方的信息共享机制。这些措施的实施,在后来的多起连环杀人案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美国的警务系统更加完善。

二十三、民间的记忆:"卡萨诺瓦杀手"的传说

尽管诺尔斯已经死去多年,但他的故事仍然在美国民间流传。在他曾经作案的多个州,当地人口中还流传着关于"卡萨诺瓦杀手"的传说。在佛罗里达州的莫塞拉镇,老一辈人会告诫孩子,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因为"那个英俊的杀手可能就藏在门外";在佐治亚州的米利奇维尔市,卡尔家曾经的房子一直无人居住,当地人称这栋房子"被诅咒了",夜晚路过时能听到里面传来女人的哭声。

更令人意外的是,诺尔斯的故事还成为了不少文学和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1985年,美国作家约翰·道格拉斯以诺尔斯为原型,创作了小说《魅力杀手》;2008年,一部名为《卡萨诺瓦的诅咒》的纪录片在美国播出,影片通过采访当年的办案警察、受害者家属以及桑迪·福克斯,还原了诺尔斯的犯罪历程。这些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起案件,也让"卡萨诺瓦杀手"这个名字,成为了美国犯罪史上一个挥之不去的恐怖符号。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止水之瞳:木叶阴影中的光
止水之瞳:木叶阴影中的光
如果宇智波止水并未在原着时间点死亡,而是幸存下来,并更深地卷入宇智波一族的秘密、木叶高层的博弈以及更庞大的威胁中。他与宇智波鼬既是挚友也是并肩作战的伙伴,共同面对来自家族内部、团藏、以及潜伏在暗处的“宇智波斑(带土)的压力,最终揭开宇智波一族被掩盖的历史真相,并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那火影接下来的历史走向将会是怎样呢?
又木一屿
双重生,虐渣夫夫闯荡修真界
双重生,虐渣夫夫闯荡修真界
关于双重生,虐渣夫夫闯荡修真界:[双男主+攻追受+虐渣+爽文+空间+双重生+少需种田]操劳一生,自己的身份却成了他人的青云梯,老天有眼,去修真界逛了一圈,学了一些本事,没想到又回来了。拳头有些硬,性情有些颠。还想让我当老黄牛养着一大家子人?哼,做梦去吧,梦里啥都有!前世老虔婆给我买回来的的契兄弟居然还有气,有气就好,有气就好,谁知一杯灵泉水下肚,那契兄弟就自己醒过来了。原来上辈子他并没有死透,就
紫焱妖
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
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
关于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顶级特种兵林潇然和金融巨鳄苏小小,一场意外双双重生,成了古代备受欺凌的商贾嫡女。刚醒来就要宅斗?渣爹偏心,姨娘恶毒,庶妹伪善?林潇然反手就是一个过肩摔:“跟我讲规矩?我的规矩就是规矩!开局面临破产,对家陷害,逼她为妾?苏小小微微一笑,现代商业兵法一出,搅动京城风云,富可敌国指日可待!姐妹相认,王炸合体!一个武力值爆表,开办女子军校,救死扶伤,被封女战神;一个智商逆天,创
运生财起
大江大河之我是Mr宋
大江大河之我是Mr宋
我叫宋运.....成,十五岁那年听父亲说,南面省还有一股子我们宋家没出五服的亲戚,我听说了登峰牌电线,也听说了一位大我五岁的远亲哥哥,他的名字叫宋运辉。且看成二爷如何在这大江大河的异世界中翻云覆雨,花丛蹈舞,造就他不朽的传说。(未看过电视剧及原着不会对阅读本文产生太大影响)
东湖老散
多次元融合后的修仙奇闻趣事录
多次元融合后的修仙奇闻趣事录
关于多次元融合后的修仙奇闻趣事录:宝妈穿成大男孩,会有什么趣事?第一站:学做神仙。初遇大佬是小孩,我想当他妈还奉他为神,他把我当信徒哥哥,然后被一路带飞,后来发现是双向奔赴的母子情深。计划以后还要去兽世次元,星际次元,到处冒险到处玩。为了戏剧性,戏份稍多的角色都不大正常,不能脱离红尘做到无欲无求,也不遵守人类的道德逻辑,会有轻轻虐情节,基本不死人。主打母子俩(双男主)甜甜蜜蜜,无论经历多少苦难,
叶绿素精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