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随着调查的深入,科伯格的犯罪动机逐渐浮出水面。虽然他从未正式承认过自己的动机,但警方和专家们通过对他的背景、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分析,逐渐勾勒出了一个可能的动机轮廓。
科伯格对犯罪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研究课题长期聚焦在"连环杀手心理"上。他的论文中详细描述了杀人后如何清理现场,如何避免留下DNA,如何穿戴防护装备进行"完美犯罪"。他还多次搜索臭名昭着的连环杀手泰德·邦迪(Ted Bundy)的案子——那个也曾在女生宿舍中杀人的恶魔。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科伯格曾写过一篇12页的报告,模拟了一起和爱达荷惨案极为相似的"刀杀案"作案细节。他的一位教授在他被捕后表示:"我曾以为他只是对犯罪感兴趣……后来才意识到,也许我教的东西,成了他实践的剧本。"
此外,科伯格还在Reddit论坛上发帖征集"罪犯实施犯罪时的心理体验"。这表明他可能对犯罪心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甚至可能想亲身体验犯罪过程。
科伯格的手机中还存有受害者社交圈数十张照片,案发前23次出现在租屋周边。这表明他可能对受害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跟踪,选择她们作为目标可能并非完全随机。
贡萨尔维斯的妈妈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你去麦迪的Instagram翻一翻,很多照片下面都有布莱恩的名字。他喜欢那张、那张,还有那张……就像在暗中关注她的生活。"这表明科伯格可能特别关注其中一名受害者,麦迪·莫根(Maddy Mogen)。
据推测,科伯格可能原本只想杀一个人——麦迪·莫根。她曾在镇上一家叫Mad Greek的素食餐厅做服务员,而这家餐厅正好符合科伯格"只吃纯素"的饮食要求。据说他是那里的常客,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了麦迪。
4.2 精心策划的犯罪过程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逐渐还原了科伯格精心策划的犯罪过程。据检方揭露,早在2022年3月,科伯格还住在宾州老家时,便在亚马逊上匿名下单,买了Ka-Bar军刀、刀鞘、磨刀器。付款用的是礼品卡,甚至试图清空购买记录。
2022年6月,他搬到了普尔曼市,距离案发地只有15分钟车程,开始在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博士。从7月起,他的手机开始频繁在案发地附近"打卡",从晚上10点到凌晨4点之间,手机信号出现在那片区域达23次。
案发当晚,科伯格的行动非常有计划性。凌晨2点左右,他关掉了手机,以避免被追踪。凌晨4点,他出现在那栋屋子的后门,戴着黑面罩,从厨房滑门悄悄溜入。
他直接上了三楼,首先来到麦迪和凯莉的卧室。这两名女生正在熟睡,几分钟后,她们被残忍刺死。据知情人称,科伯格杀死这两名女生后,出门往楼下走时,遇到了正在准备宵夜的夏娜,他毫不留情地将其杀害,接着又把目标锁定在她的男友伊桑身上。
据说,科伯格杀死伊桑后,还用刀在他身上"雕刻"了一番。这一细节显示出凶手的极度残忍和变态心理。
整个作案过程非常迅速,从监控录像来看,科伯格的白色汽车在凌晨4点07分驶向案发地点,到4点20分加速离开,整个作案时间仅约13分钟。这表明凶手对作案环境非常熟悉,行动迅速而果断。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杀死这四名大学生几个小时后,科伯格还拍了张自拍,照片看着像是在浴室里拍的,照片里的他甚至还面带微笑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这一行为显示出凶手可能对自己的罪行感到满意甚至自豪,进一步反映了他扭曲的心理状态。
五、正义审判:法庭上的交锋与最终裁决
5.1 漫长的预审与审判准备
科伯格被捕后,案件进入了漫长的预审和审判准备阶段。2023年1月5日,科伯格首次出庭,他面临包括一级谋杀在内的多项指控,法官责令其不得被保释。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科伯格一直采取不合作态度,完全否认自己曾作案。他的律师团队也一直在为他进行"无罪辩护",甚至试图将凶案说成是四名遇害者之间的内斗,将凶手的身份推给四人之一。
然而,法庭并没有接受这种说法。随着证据的不断积累,科伯格的嫌疑越来越大。检方表示,即使科伯格一直保持沉默,不交代他的动机,控方也有足够证据将他定罪。
案件的审判经历了多次推迟,原预计于2025年8月开庭。这一漫长的等待过程让受害者家属和整个社区都感到痛苦和煎熬。
在这期间,科伯格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这一诊断引发了关于他是否适合接受死刑的讨论。爱达荷州的一名法官于2025年4月裁定,针对科伯格的审理将继续作为死刑案件进行。
检方也在积极准备案件,他们计划召唤一名侦探作证,证明刺杀全部四名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而只需一人就能实现这一过程。这一证词将反驳辩方可能提出的"多人作案"的论点。
5.2 认罪协议与家属反应
2025年7月1日,案件出现了重大转折。负责此案的检方突然宣布,他们已经同意了科伯格的律师提出的认罪协议,检方将以不寻求法院判他死刑为条件,换取他认罪并放弃上诉。
这是科伯格一方首次在案发后提出要认罪。根据协议,科伯格将承认四项一级谋杀罪,检方将撤销死刑起诉,并将接受四个连续无期徒刑且放弃上诉权。
这一认罪协议让部分受害者家属感到无比愤怒。贡萨尔维斯家属痛斥检方完全没有征求受害者亲友的意见,他们是在收到电子邮件通知后才发现本案已仓促结案。
贡萨尔维斯家属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他们"对爱达荷州政府感到无比愤怒"。贡萨尔维斯家属的代表律师还表示,检方只在几天前含糊地向家属提及可能的抗辩交易,转眼间便飞速与科伯格达成协议,完全没有征求受害者家属的意见。
家属们一直敦促判处科伯格死刑,他们坚决要求被告完全认罪、承担责任,并确认被告是否单独作案以及复盘当晚发生的真实情况。一位受害者家属表示:"我们的爱人已经不能再说话了,而凶手却能在肉体上存活下来,理论上他还可以在监狱里度过几十年时间,享受平静,并且与人社交。"
然而,并非所有家属都持同样的观点。受害者摩根的父亲则表示,收到认罪协议的信件后松了一口气。他说:"如果事情结束得很痛快,你很快被判处死刑,那么你就不必花几十年时间去思考你让世界变得多么糟糕了。我们现在真的可以往前看,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不再去想那些我们本不该去纠缠的事情,并且再也不要和这个可怕的人扯上关系了。"
5.3 最终判决与后续发展
2025年7月2日,科伯格在听证会上正式认罪。2025年7月底,法庭举行了量刑宣判,科伯格被判处四项无期徒刑,且不得假释。
这一判决结果意味着科伯格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永远没有机会重返社会。这一结果虽然让部分受害者家属感到不满,但也标志着这起震惊全美的凶杀案终于画上了句号。
在宣判之后,调查人员披露了案件的新细节,强调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袭击。这些细节包括科伯格如何精心策划犯罪,如何选择作案工具,如何多次踩点,以及如何实施犯罪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科伯格已经认罪,但他始终没有说明作案动机。这让整个案件仍然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警方通过现场刀鞘DNA、手机信号定位及网购记录锁定科伯格,但始终未能查明其作案动机。
这位研究"罪犯心理"的博士生,手机中存有受害者社交圈数十张照片,案发前23次出现在租屋周边,更在Reddit发帖征集"罪犯实施犯罪时的心理体验"。这些细节都指向一个可能的结论:科伯格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犯罪心理的好奇,将理论付诸实践,实施了这起惨绝人寰的凶杀案。
如今,科伯格被关押在爱达荷州最高安全级别的监狱,处于单独监禁状态。2025年8月16日,据美媒报道,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泄露视频显示,科伯格在狱中牢房内双手泛红,来回踱步。爱达荷州这座关押他的最高安全级别监狱目前正在调查该视频的来源。
这起案件引发了美国社会对犯罪心理学、高学历犯罪以及司法制度的广泛讨论。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研究犯罪心理的博士生,为何会走上犯罪道路?社会又该如何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这些问题将继续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讨论。
六、余波未平:案件引发的社会反思
6.1 对校园安全的重新审视
爱达荷大学杀人案引发了美国社会对校园安全的重新审视。这起案件发生在距离大学仅1.3公里的校外宿舍,受害者都是在校大学生,这让人们意识到,校园安全不仅仅是校内的问题,还延伸到了周边社区。
案发后,爱达荷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保障,包括增加校园安保人员、改善照明设施、加强与当地警方的合作等。爱达荷大学校长C·斯科特·格林(C. Scott Green)表示,学校正在加强安全措施,并考虑在感恩节假期后改为远程上课,以应对学生们的担忧。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对校外住宿安全的关注。许多大学开始重新评估校外住宿的安全状况,提供更多关于校外住宿安全的指导和资源。一些学校还加强了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共同维护学生的安全。
此外,这起案件还促使许多大学重新审视其应急响应计划和安全协议,确保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这包括改进报警系统、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等。
6.2 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争议
科伯格作为一名犯罪学博士生,其犯罪行为引发了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广泛争议。一方面,犯罪心理学研究有助于理解犯罪行为,预防犯罪,改进司法实践;另一方面,这起案件也让人们担忧,对犯罪心理的深入研究是否可能被某些人滥用,甚至成为犯罪的指导手册。
科伯格的一位教授在他被捕后表示:"我曾以为他只是对犯罪感兴趣……后来才意识到,也许我教的东西,成了他实践的剧本。"这一说法引发了学术界对犯罪心理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思。
一些专家建议,在教授犯罪心理学时,应该更加注重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导,避免学生对犯罪产生不健康的兴趣或模仿心理。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评估和干预,及时发现和帮助那些可能有潜在问题的学生。
这起案件还引发了对高学历犯罪的关注。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走上犯罪道路?教育体系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些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和整个社会深思。
6.3 对司法制度的思考
这起案件的处理过程也引发了对司法制度的思考。一方面,案件的调查和侦破过程展示了现代刑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DNA分析和手机数据分析在破案中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案件的审理过程也反映了美国司法制度的一些问题,如漫长的审判过程、辩诉交易的争议等。
科伯格与检方达成的认罪协议引起了广泛争议。一方面,辩诉交易可以节省司法资源,避免受害者家属在漫长的审判过程中再次受到伤害;另一方面,这也可能让罪犯逃避应有的惩罚,特别是在死刑案件中。
受害者家属对此协议的不同反应也反映了司法制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困境:如何平衡不同受害者家属的意愿和利益?如何在追求正义的同时,考虑到各方的情感和需求?
此外,这起案件还引发了对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的讨论。科伯格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这是否会影响他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疾病应该如何影响量刑?这些问题在美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